学生课题概览
教师指导学生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2014-07-10 课题学习网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孟凡刚 负责人:
【摘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是课程的基本要求,实际中教师因为研究能力的不足、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教师的研究水平低,对学生的指导有限。本文通过对一般研究课题的研究思路的分析,总结出一般的研究过程,按此过程进行有效的实施,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其实不是很难的事,希望对处于探索阶段的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课题研究 指导教师 文献综述 研究计划
【正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但由于过去教师的学习和培训局限在传统学科的教学与管理,新课改后的许多过程实施都需要教师拥有课题研究与指导的能力,特别是对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要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才能指导好学生的课题。所以学习成为当今教师的必备要求,在信息爆炸时代,教师成长的定律是“今日停止成长,明日就将停止教学”。因此不断学习是每个教师的立身之本。世界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师的身份已经不再是传授知识的角色,而是从事引导交流的对象,成为学生创新的模范。这也正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要具备的身份要求。教师本身应该成为一名教育的专家,所以其研究的能力直接决定教师能否成为教育专家,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我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总结了一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形成此文,希望对处于探索阶段的教师有所帮助。
一个课题从提出到结题一般经历以下过程:
一、思考并提出课题
学生思维活跃,经常有好的想法,这是课题提出的基础,但如果好的想法不能转换为研究课题,那也就只能是想想而已。比如英语词汇的记忆方法哪种更好?重复周期几天效率最高?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很少有教师能给与学生个性化的指导;由学生自己摸索显然没有明确的指导效果好,所以好的想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二、检索并确定课题
想法转化为课题必须具备有三个要素:有价值性、有可行性、有创新性。可通过将想法的面扩大或缩小找到适合这三要素的课题,实际指导过程中尽量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进行总结,使转化的想法具备这三要素。
要通过检索与想法相关的关键词,看是否有人对该想法做过研究,研究到什么程度,是否已有研究成果,成果是否已解决了你的想法中的问题,这是转将想法转化为课题的有效方法。如果已经解决了你的想法中的困惑,那就将解决的办法记录下来,在实际中去运用。检索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新的想法,再检索。直到检索完所有的文献均不能完全解决想法中的问题,则此想法就可作为研究的课题。此过程类似画饼,不断检索的过程是一圈圈扩大饼的过程,直到找不出可扩充的时候,这时可在饼的外围找一缺口,即未解决的疑惑,就是要研究的课题。下图示意:
三、撰写研究计划
课题确定后,为了有效率,设计合理适当的研究计划,保证有始有终就尤其重要。指导学生设计计划的要包含四要素:任务、责任人、起止时间和达到要求。
其中任务设计包括文献搜集过程、现状调查过程、实验论证过程和总结交流过程;
文献收集过程作为研究课题的依据,是研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通常的文献收集以文献综述的形式提供,综述的目的是确定该课题的历史研究现状,从而确定本课题的研究角度和课题的名称、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发展方向。
现状调查过程则需要采用调查法(访谈法和问卷法)和观察法(自然观察法)了解课题的最新研究现状,可以作为后续研究的依据;
实验论证过程则是通过设计实验对现状问题进行实验论证,以求客观正确结果。所以研究计划设计中应采用的方法必须有所选择。
总结与交流过程是课题推出成果必须经历的过程,重点要在调查和实验论证数据上进行详细分析,得出研究结论;交流则可以拓展思路,找出不足,反馈信息,找出并修正研究过程中的问题,达到完善研究的目的。
研究过程的时间安排以时间顺序为主线,计划中要明确各个过程达到的目的,并详细说明提交的资料和数据,使计划有的放矢。其中文献收集与整理过程必须提交文献综述,调查过程则要提交各种调查报告,实验过程则要提交实验报告。所有提交的内容均可以作为过程记录列于结题报告中。
研究结果和结论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就体现在提交的过程记录,记录越全越细就越有说服力。
四、撰写研究过程子计划
研究计划实施按任务顺序进行,其中每个任务因繁简的不同可能需要制订子计划,子计划也可称方案。比如调查过程需要设计调查方案;实验过程实施前要设计实验方案。每个子方案的设计都同研究计划一样以保证任务实施做到有的放矢。每个子计划的实施就是研究过程的实施体现。
子计划因研究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最重要的是方案必须明确详细,考虑周全,以下为各种研究方法预设方案指导,指导学生严格按要求设计:
1. 问卷调查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问卷设计:设计负责人、上交问卷时间、设计问题;
2) 问卷印制:负责人、印数、版面设计;
3) 问卷发放:负责人、发放时间、发放对象、安全与交通;
4) 问卷回收:负责人、回收时间、无效问卷处理;
5) 问卷统计:负责人、完成统计时间、统计数据、撰写调查报告;
2. 访谈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被访谈者:调查负责人、被访者基本情况(有针对性或特征明显);
2) 访谈者:小结讨论决定,要求口才好,形象好,反映快;
3) 访谈问题:针对被访谈者设计问题,负责人、完成时间;
4) 预约安排:负责人、访谈硬件准备、预约时间;
5) 访谈实施:负责人、准备充分;
6) 访谈小结:负责人、访谈报告;
3. 观察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观察人员:负责观察并记录相关现象的细节;
2) 观察对象:具有被观察特征的人或事;
3) 观察时间:分段或有规律地安排的时间;
4) 观察现象:特别的观察内容与现象,要根据预先设计好的内容进行有目的地观察;
5) 观察设备:依观察的内容和现象选定的特定仪器或工具。
4. 实验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实验假设的设定:预告设定实验得到的结果,以便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检验实验现象与预设结果是否一致;
2) 分析实验变量:影响实验的因素有许多,关键因素要分析清楚,并设计控制方法和手段,使实验的结果确系自变量的原因而非其它因素的影响,使结果具有客观性和权威性;
3) 实验步骤:
a) 实验对象的准备:前期测试和选定;
b) 实验环境准备:确保非关键因素不致影响实验结果;
c) 实验过程记录:通过改变自变量,记录结果或现象;
d) 统计分析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合理结果和结论。
4) 撰写实验分析报告。
五、计划的实施
严格按制订的计划实施研究是保证研究过程落实到位的前题,有的计划与实施过程虽然会有不同,但要尽量与计划保持一致。特别是在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有条不紊地实施计划。
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合作意识:高中学生的课题研究活动不同于传统的课程学习,因此合作是进行课题研究的必备条件,在指导学生时要重点强调合作意识,培养团结精神,共同完成一个任务,避免学生出现各自为阵的行为,使任务不能共同参与,影响整个研究进度。
2.作好过程记录:详细的过程记录是研究落实的有效保障,也是研究过程最好的佐证;过程记录包括讨论提纲、会议记录、各种调查数据、实验数据、访谈记录、准备过程描述,设备清单、往来单据、过程照片和视频等可作为过程记录的佐证附件保存在过程记录中。
3.严格过程控制:实施研究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难免出现意外的冲突,俗话说计划不如变化,所以对于实施的过程出现波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为波折而对研究失去兴趣和动力。特别是在研究的初期,总是没有太多的成效,觉得离理想的效果还有太长的距离,从而忽视正在进行的过程。其实我们进行研究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在丰富我们研究的成果。成果是什么?就是研究的过程,对过程的控制就是对研究细节的把握。当研究的过程不断的丰富时,成果自然就会显现,好大喜功往往出不了真实的成果,也不会有深入的研究。
六、交流与展示:
有时我们的眼睛会欺骗我们,因为我们对自己研究的课题及过程非常的熟悉,总觉得这一些过程都不重要,没有什么新奇的主意和想法,更谈不上有一定影响的成果,所以觉得没有什么好交流的,也就没有了成功的体验,久而久之就对研究失去了兴趣。
其实你所熟悉的东西并不一定别人也熟悉,或者别人也做过,即使别人做过,但由于时间、地点、对象等都多少有一些不同,对其他人也会有借鉴的作用。所以交流与展示其实对课题研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展示是丰富课题研究成果的重要手段。
一般指导学生进行总结交流时采用三步:讨论交流与展示方案、撰写发言报告和收集资料、现场交流与展示。
1. 讨论方案:方案制订包括后续的发言报告的撰写、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现场发言人确定、发言过程记录等内容,要有明确的任务分工,时间安排及达到要求,使后续的活动能落实到实处。
2. 发言报告:包括两部分,一是已经完成的工作和成果,二是有待提高的方面和疑问;前者是课题研究过程的小结,按时间顺序描述任务实施的情况和结果,后者是心得与体会,通过交流过程可以吸取经验和教训,也是提高研究水平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收集与整理的资料可作为发言报告的佐证,需要详细准确,有实物和照片的最好,说服力更强,同时提醒同学们注意保存过程记录,是研究能力的一种体现。
3.现场交流与展示:最出彩的部分就是现场,因此发言的同学要求有一定的口才和勇气,同组的同学也要有团结和合作的精神,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进行补充发言,使交流与展示达到体验成功感、增强自信心、团结与合作并相互帮助的目的。
综上所述,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是一门非常专业的活动,对学生的成长意义从长远看大于传统学科的教育作用,只要指导教师有一定的爱心和耐心、放低身价,置身其中,不断可以与学生达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还可以提高认识,从学生那里获取活跃思维的火花,对学生和教师都是有益的。
【文摘参考】
[1] 时俊卿,课题研究方法的选择,[J]北京教育学院期刊,2010-04-10 第4期
[2] 郑羽佳,校外科技活动中开展课题研究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9-11-26
[3] 李纯青,王志玲,朱治安,基于建构主义的课题研究教学模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12-30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M]学会生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8-1.
作者:孟凡刚
综合实践活动课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是课程的基本要求,实际中教师因为研究能力的不足、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教师的研究水平低,对学生的指导有限。本文通过对一般研究课题的研究思路的分析,总结出一般的研究过程,按此过程进行有效的实施,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其实不是很难的事,希望对处于探索阶段的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课题研究 指导教师 文献综述 研究计划
【正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但由于过去教师的学习和培训局限在传统学科的教学与管理,新课改后的许多过程实施都需要教师拥有课题研究与指导的能力,特别是对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要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才能指导好学生的课题。所以学习成为当今教师的必备要求,在信息爆炸时代,教师成长的定律是“今日停止成长,明日就将停止教学”。因此不断学习是每个教师的立身之本。世界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师的身份已经不再是传授知识的角色,而是从事引导交流的对象,成为学生创新的模范。这也正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要具备的身份要求。教师本身应该成为一名教育的专家,所以其研究的能力直接决定教师能否成为教育专家,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我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总结了一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形成此文,希望对处于探索阶段的教师有所帮助。
一个课题从提出到结题一般经历以下过程:
一、思考并提出课题
学生思维活跃,经常有好的想法,这是课题提出的基础,但如果好的想法不能转换为研究课题,那也就只能是想想而已。比如英语词汇的记忆方法哪种更好?重复周期几天效率最高?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很少有教师能给与学生个性化的指导;由学生自己摸索显然没有明确的指导效果好,所以好的想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二、检索并确定课题
想法转化为课题必须具备有三个要素:有价值性、有可行性、有创新性。可通过将想法的面扩大或缩小找到适合这三要素的课题,实际指导过程中尽量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进行总结,使转化的想法具备这三要素。
要通过检索与想法相关的关键词,看是否有人对该想法做过研究,研究到什么程度,是否已有研究成果,成果是否已解决了你的想法中的问题,这是转将想法转化为课题的有效方法。如果已经解决了你的想法中的困惑,那就将解决的办法记录下来,在实际中去运用。检索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新的想法,再检索。直到检索完所有的文献均不能完全解决想法中的问题,则此想法就可作为研究的课题。此过程类似画饼,不断检索的过程是一圈圈扩大饼的过程,直到找不出可扩充的时候,这时可在饼的外围找一缺口,即未解决的疑惑,就是要研究的课题。下图示意:
三、撰写研究计划
课题确定后,为了有效率,设计合理适当的研究计划,保证有始有终就尤其重要。指导学生设计计划的要包含四要素:任务、责任人、起止时间和达到要求。
其中任务设计包括文献搜集过程、现状调查过程、实验论证过程和总结交流过程;
文献收集过程作为研究课题的依据,是研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通常的文献收集以文献综述的形式提供,综述的目的是确定该课题的历史研究现状,从而确定本课题的研究角度和课题的名称、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发展方向。
现状调查过程则需要采用调查法(访谈法和问卷法)和观察法(自然观察法)了解课题的最新研究现状,可以作为后续研究的依据;
实验论证过程则是通过设计实验对现状问题进行实验论证,以求客观正确结果。所以研究计划设计中应采用的方法必须有所选择。
总结与交流过程是课题推出成果必须经历的过程,重点要在调查和实验论证数据上进行详细分析,得出研究结论;交流则可以拓展思路,找出不足,反馈信息,找出并修正研究过程中的问题,达到完善研究的目的。
研究过程的时间安排以时间顺序为主线,计划中要明确各个过程达到的目的,并详细说明提交的资料和数据,使计划有的放矢。其中文献收集与整理过程必须提交文献综述,调查过程则要提交各种调查报告,实验过程则要提交实验报告。所有提交的内容均可以作为过程记录列于结题报告中。
研究结果和结论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就体现在提交的过程记录,记录越全越细就越有说服力。
四、撰写研究过程子计划
研究计划实施按任务顺序进行,其中每个任务因繁简的不同可能需要制订子计划,子计划也可称方案。比如调查过程需要设计调查方案;实验过程实施前要设计实验方案。每个子方案的设计都同研究计划一样以保证任务实施做到有的放矢。每个子计划的实施就是研究过程的实施体现。
子计划因研究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最重要的是方案必须明确详细,考虑周全,以下为各种研究方法预设方案指导,指导学生严格按要求设计:
1. 问卷调查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问卷设计:设计负责人、上交问卷时间、设计问题;
2) 问卷印制:负责人、印数、版面设计;
3) 问卷发放:负责人、发放时间、发放对象、安全与交通;
4) 问卷回收:负责人、回收时间、无效问卷处理;
5) 问卷统计:负责人、完成统计时间、统计数据、撰写调查报告;
2. 访谈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被访谈者:调查负责人、被访者基本情况(有针对性或特征明显);
2) 访谈者:小结讨论决定,要求口才好,形象好,反映快;
3) 访谈问题:针对被访谈者设计问题,负责人、完成时间;
4) 预约安排:负责人、访谈硬件准备、预约时间;
5) 访谈实施:负责人、准备充分;
6) 访谈小结:负责人、访谈报告;
3. 观察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观察人员:负责观察并记录相关现象的细节;
2) 观察对象:具有被观察特征的人或事;
3) 观察时间:分段或有规律地安排的时间;
4) 观察现象:特别的观察内容与现象,要根据预先设计好的内容进行有目的地观察;
5) 观察设备:依观察的内容和现象选定的特定仪器或工具。
4. 实验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实验假设的设定:预告设定实验得到的结果,以便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检验实验现象与预设结果是否一致;
2) 分析实验变量:影响实验的因素有许多,关键因素要分析清楚,并设计控制方法和手段,使实验的结果确系自变量的原因而非其它因素的影响,使结果具有客观性和权威性;
3) 实验步骤:
a) 实验对象的准备:前期测试和选定;
b) 实验环境准备:确保非关键因素不致影响实验结果;
c) 实验过程记录:通过改变自变量,记录结果或现象;
d) 统计分析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合理结果和结论。
4) 撰写实验分析报告。
五、计划的实施
严格按制订的计划实施研究是保证研究过程落实到位的前题,有的计划与实施过程虽然会有不同,但要尽量与计划保持一致。特别是在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有条不紊地实施计划。
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合作意识:高中学生的课题研究活动不同于传统的课程学习,因此合作是进行课题研究的必备条件,在指导学生时要重点强调合作意识,培养团结精神,共同完成一个任务,避免学生出现各自为阵的行为,使任务不能共同参与,影响整个研究进度。
2.作好过程记录:详细的过程记录是研究落实的有效保障,也是研究过程最好的佐证;过程记录包括讨论提纲、会议记录、各种调查数据、实验数据、访谈记录、准备过程描述,设备清单、往来单据、过程照片和视频等可作为过程记录的佐证附件保存在过程记录中。
3.严格过程控制:实施研究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难免出现意外的冲突,俗话说计划不如变化,所以对于实施的过程出现波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为波折而对研究失去兴趣和动力。特别是在研究的初期,总是没有太多的成效,觉得离理想的效果还有太长的距离,从而忽视正在进行的过程。其实我们进行研究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在丰富我们研究的成果。成果是什么?就是研究的过程,对过程的控制就是对研究细节的把握。当研究的过程不断的丰富时,成果自然就会显现,好大喜功往往出不了真实的成果,也不会有深入的研究。
六、交流与展示:
有时我们的眼睛会欺骗我们,因为我们对自己研究的课题及过程非常的熟悉,总觉得这一些过程都不重要,没有什么新奇的主意和想法,更谈不上有一定影响的成果,所以觉得没有什么好交流的,也就没有了成功的体验,久而久之就对研究失去了兴趣。
其实你所熟悉的东西并不一定别人也熟悉,或者别人也做过,即使别人做过,但由于时间、地点、对象等都多少有一些不同,对其他人也会有借鉴的作用。所以交流与展示其实对课题研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展示是丰富课题研究成果的重要手段。
一般指导学生进行总结交流时采用三步:讨论交流与展示方案、撰写发言报告和收集资料、现场交流与展示。
1. 讨论方案:方案制订包括后续的发言报告的撰写、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现场发言人确定、发言过程记录等内容,要有明确的任务分工,时间安排及达到要求,使后续的活动能落实到实处。
2. 发言报告:包括两部分,一是已经完成的工作和成果,二是有待提高的方面和疑问;前者是课题研究过程的小结,按时间顺序描述任务实施的情况和结果,后者是心得与体会,通过交流过程可以吸取经验和教训,也是提高研究水平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收集与整理的资料可作为发言报告的佐证,需要详细准确,有实物和照片的最好,说服力更强,同时提醒同学们注意保存过程记录,是研究能力的一种体现。
3.现场交流与展示:最出彩的部分就是现场,因此发言的同学要求有一定的口才和勇气,同组的同学也要有团结和合作的精神,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进行补充发言,使交流与展示达到体验成功感、增强自信心、团结与合作并相互帮助的目的。
综上所述,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是一门非常专业的活动,对学生的成长意义从长远看大于传统学科的教育作用,只要指导教师有一定的爱心和耐心、放低身价,置身其中,不断可以与学生达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还可以提高认识,从学生那里获取活跃思维的火花,对学生和教师都是有益的。
【文摘参考】
[1] 时俊卿,课题研究方法的选择,[J]北京教育学院期刊,2010-04-10 第4期
[2] 郑羽佳,校外科技活动中开展课题研究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9-11-26
[3] 李纯青,王志玲,朱治安,基于建构主义的课题研究教学模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12-30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M]学会生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8-1.
作者:孟凡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