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推荐课题
学生课题概览

我和学生做课题──以《苏州河──母亲河的...

2014-07-10 课题学习网 文章来源:人教网 文章作者:华东师大汪爱之 负责人:
    “中学历史学科的研究型学习,是学生在观察、模仿性学习的基础上,自主地了解与思考人类以往的事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孕育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以课题研究为典型特征的学习方式”。(《历史课程与教学论》第233页,聂幼犁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由此,微型的学生课题就是研究型学习的重要载体,作为教师,该如何引领学生完成课题的研究呢?下面,笔者以近期指导的学生课题《苏州河──母亲河的前世今生》为例,从操作层面谈一些体会。
 
    之一,研究学情。了解学生是课题研究顺利进行的前提,对学生的深入了解有助于针对学生实际确定研究课题和研究策略,确定最终研究成果的呈现形式,在研究中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优势。了解学生,一是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即历史学习的动机和态度、现实兴趣的关注面、信息来源的主要途径、试图进一步探究的学习领域等;二是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包括已经把握的概念和理解领域、存在困难的学习领域、学习风格、其他学科知识掌握与习作水平等;三是了解学生的合作能力,如与同伴合作的意愿、人际沟通交往的能力、组织能力等;四是了解学生的语言特点,主要了解学生是倾向于理解内化还是照搬他人观点、喜欢自我想像还是寻求事实支持、喜欢口头表述还是用图表辅助说明等等。(《历史课程与教学论》第235页,聂幼犁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通过平时教学中对学生的了解,我确定我探究课题小组的成员,并指定善于思考、知识面广泛、写作能力强的刘洋为课题组长,确定以纪录片的形式作为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  
    另外,确定研究课题时应该以学生的兴趣和教师的所长为前提。兴趣是学习的重要驱动,教师的专业所长直接决定是否能够给予学生必要的、准确的帮助和指导,直接关系到学习活动的成败。上海的地方史是我的专业兴趣和专业所长。大学时代我曾经选修过《近代上海史》,曾经为学生开设过拓展课程《上海近代建筑》,并指导学生课题《探访老上海经典建筑》,因此对于上海地方史具有较为完整的认知。因此研究苏州河,于我,力所能及;于生,兴之所在。
 
    之二,“科学瘦身”。“目之所聚,愈微愈察;研之所括,愈小愈精”。所以,研究课题的方向确定之后,研究视角应该有一个逐渐缩小和分类聚焦的过程。最初我们将课题定为“苏州河与上海的近代化”,后来在讨论的过程中发现这个问题范围很广、难度过大,于是我建议将苏州河的航运作用和近代化进行研究,但是进一步研究后发现关于苏州河的研究会涉及到很多其他方方面面的问题,诸如:建筑特色、租界发展、居民区形成、城市的发展、商业的兴盛、文化习俗等等。于是我们豁然开朗:为什么我们不进行系列研究呢?既可以缩小研究的范围降低研究的难度,又可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形成对苏州河的完整认知,还能够建立一个完整的探究课程体系。这样一个探究课题的完整框架就初步建构了。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学者们对于母亲河的争议,这样一个问题就形成了:我们就从证明母亲河开始吧,这样我们找到了最终的课题方向“苏州河──母亲河的前世今生”,而本课题既能成为整个探究过程的序篇,又能够解决学生对于苏州河的疑问。
 
    之三,合作诱导。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整个课题的研究过程,努力建立伙伴型的师生关系。研究型学习彻底颠覆了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模式,新型的、洋溢着民主、合作气氛的伙伴式师生关系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探究问题的热情、主动性和灵感。我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注意用商讨和启发式进行对话,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在肯定其观点的前提下引导他们更深入地研究问题。参观M50后我及时发现了学生的思想火花,以平等的态度引导他们进行深层思考。
    例如参观M50后,刘洋在邮件中写道:
    “转角来到了M50。深红色的外墙,彰显着上海独特的气息,身后高高的烟囱,更说明了它是工业时代的遗留物。然而,当你置身于这古老的厂房之中,感受却迥然不同。不同的艺术风格给我同样的震撼。写实、印象、抽象,甚至是暴力艺术,无不描绘着人间百态。但所有的画廊都已装修一新,唯独一扇扇铁门与通往阁楼的木梯,还能看到它们被岁月腐蚀的痕迹。当古老的厂房与新的时尚相遇,当旧与新碰撞,当历史与未来交汇在一起,我看到了前者的屈服,无条件的屈服。或许许多人都觉得,将老厂房改成创意园,是个很好的主意。但其实,我们所做的,还远远不够。老师问过我,来这儿的大致分为几类人。她说,有艺术家,有很闲的富豪,有艺术爱好者……我觉得,还有一类,是附庸时尚者,将这些自己看来不知所云的艺术品,走马观花般的一看而过,便以为自己抓住了时尚,有了文化。因此,M50是个不错的主意,但绝不是一个很好的主意。在M50的背后,我们还应看到更多,还应思考更多。”
    从以上的文字中我分明看到了学生对于历史与未来、历史文化与现实的思考,因此我进行了更深入的引导:
    “你的感受与我相同。对于苏州河,其实我们亏欠了太多,今天我们所看见的似乎是为之付出,但仔细想来却依然是实实在在的索取。苏州河曾经孕育了海派文明,养育了一方百姓。可是苏河两岸的人们又何曾真真正正地为苏河、为这一方水土做过什么?站在新闸桥上远远眺望苏河岸边的老房子──荣氏的福新面粉厂(如今的苏河艺术),我不禁感动于历史的厚重、不禁感动于文化的恒久魅力。连孩子们都由衷地感叹:这幢房子虽然古老破旧,在环绕四周的现代建筑当中却依然美得那么张扬、那么生动。这一刻,我才真正明白当我这么多年后再次面对苏州河时,我内心深处那些许哀伤是为了什么,为什么我要那么执着于带着孩子们去探究苏州河。缓缓漫步在苏州河的石桥上,灯火映照下的河流格外宁静优雅,沉静之美令人惊叹。回眸间,不远处繁华的南京路灯火辉煌……”
 
    之四,多元介入。研究型学习所提倡的自主性不等于完全放手、自由放任。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要统领全局、激发学生深入研究问题。
    所谓统领全局就是教师必须把握研究的节奏和进度,时刻关注学生研究的进展,并及时推动研究各方的配合和研究成果的初步达成。为此,我制定了课题组的跟踪反馈制度,即规定组员定期将搜集的资料和文献研究的成果报告给组长,组长将符合课题要求且具有建设性的成果进一步整合,定期汇报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再提出进一步改进意见或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我与学生们不仅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及时地探讨和交流,而且根据课题研究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地利用课间面对面地讨论。
    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和学习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教师的适时指导是课题研究成败的关键。适时的指导包括学生的研究遭遇瓶颈时及时地梳理调整、提供方向,更为关键的是引导学生多元地、深入地思考问题。
    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习惯于利用单一方法即网上搜索,缺乏多渠道搜集材料的能力。虽然在历史教学中我们经常会提到如何搜集资料的方法,但是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不强。于是我提出几个问题:
    1.你要搜集的文献资料可以有几种类型?
    2.这几种资料除了“谷歌”和“百度”哪里可以找到?
    通过讨论,学生回忆起文献可以包括档案、专著、论述等。接着他们提出可以在档案馆、图书馆找到需要的资料,这样搜集资料的渠道一下子丰富了。在学生寻找资料的同时,我将自己搜集的100多篇有关的论文以及一些专著提供给他们,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和思路。
    对于手中的大堆材料应该怎样筛选运用对于学生是个难题。我指导他们认真阅读所有材料,然后从中提炼出各位学者的观点,之后将所有观点综合以论文综述的方式进行归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
    我还发现,在课题进行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往往更多地带有表面性,于是我着重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例如,对于本课题,学生仅仅能举出苏州河的地理状况、苏州河的治理、苏州河的航运作用等等。于是我提问:  
    1.我们的课题是苏州河,那么你希望通过研究搞清楚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2.课题研究就是要提出观点得出结论,你们的设想只不过是概要性的介绍,你认为有价值吗?
    3.我们现在确定了证明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为题目,那么从哪些方面去证明呢?很多学者也有过这方面的观点,我们的研究怎样才能有所创新并且更全面呢?
    经过归纳比较我们发现,赞同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的学者大多是从上海的历史渊源来论证的,论述不够全面。通过翻阅各类文献,我们认为即使在“黄浦夺淞”之后,吴淞江在水利上的地位下降了,但是不可否认,上海城市是沿着苏州河向西、向东、向南、向北逐渐发展的,上海近代化也是沿着苏州河两岸蹒跚而来的。从文化渊源来说,苏州河更是代表了上海的文化传统,它积淀了上海很长一段历史文化。因此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也是毫无疑义的。最终我们一致决定从历史渊源、近代内外运枢纽、城市化、工业化、海派文化的形成等方面来全面论证。
    当课题的结构基本构建之后,我进一步提问:
    论证了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是不是我们课题就达到最终目标了?对于母亲河我们有没有更深的思考?
    在我的启发下,学生们提出,目前对苏州河的开发大多还是停留在经济价值和环境保护的层面上,我们应该从历史文化传承的角度深入思考苏州河的历史人文价值。所以,我们最终决定向有关部门提出建立苏州河沿岸历史文化宝库链的建议并将此建议作为课题的结束。
 
    之五,考察体验。通过三次实地考察,学生们用自己的视角去审视、观察、感悟苏州河,使他们真正地沉浸于课题的研究,也为干巴巴的课题赋予了生命力。他们写道:“当第一次面对苏州河时,心中便有一种难于言表的激动,似乎就在那一瞬间,所有的情感一下子迸发出来。就像是捧着一本发黄的、散发着墨香味的古籍,甚至会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感动。”实地考察还使死气沉沉的文献资料鲜活了起来,我们从中获得了课题的第一手资料。例如,我们考察了古青龙镇,瞻仰了唐代的青龙塔、漫步在古代遗留下来的石板路上、在博物馆的古青龙港复原区追寻古青龙镇人的生活……学生们稚嫩的手拍摄的画面显现了他们研究问题的独特角度和对问题的感悟。
    研然后知不足。初步尝试对学生研究型课题的指导,有很多喜悦很多收益也有很多遗憾。当最终的纪录片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真正体会到收获的快乐。
    但是回头审视课题过程还是发现很多不足:
    1.学生接触的文献种类单一。由于课题时间紧,所以我提供给学生的文献大多是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属于转手史料,这样学生形成观点难免会受制于人。
    2.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个别结论表述错误,由于我审核稿件的疏忽,当纪录片合成后,就只能留有遗憾了。例如:“1843年,《虎门条约》签订了以后,列强租借了上海。”应改为:“……列强在上海建立了租界”
    3.关注学生的个体多于群体。由于刘洋同学的能力较强,所以在课题的进行中我比较片面地借助他个人的力量,而忽视了群体的发展,所以造成了学生发展的不均衡。
    通过这次研究实践,我深刻地认识到进行研究型学习要求教师彻底改变教学旧理念,学习研究型学习的指导方法,贯彻新课程以学生为本的要求,在研究型学习的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问题意识,关注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同时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学科修养和专业素养,在探究活动中承担起历史学家的角色,对学生课题提出专业性的、建设性的指导。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指导学生研究课题的过程中,经常翻阅他人的总结和经验,研究国内外研究型学习的成功案例,有助于开阔我们的视野,激发我们的创造力。我从美国“全国历史日”的众多案例中借鉴了经验,又通过阅读《研究型学习国际视野》《历史教育展望》等专著而取得了实际操作的方法。我想,只要经常实践、不断改进,学生的研究型学习一定会取得实质性成果,并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