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小学生课题

我看到的北京小学生做课题研究

2014-07-10 课题学习网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宝鸡市教研室 屈... 负责人:
    我有幸到北京考察了一些有特色的小学,给我感受颇深。我这里介绍的是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的学生做的课题研究。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为了激发小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便把它称之为“小博士系列工程”,其中,“小博士”为参与的学生。
    这项“小博士系列工程”,也是一项课程改革。它开始于2000年初,于同年底学校正式纳入课程,开设了“专题研究课”,每周一节。设计思路从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到六年级毕业,均开设本课程。同时把小学六个年级按低、中、高分为三个阶段,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以语文学科为主,由班主任、语文老师主要负责,但是,其它学科的老师都要参与学生“课题研究”的指导工作。
    这项课程设置特点开放、灵活:一是上专题研究课的时间灵活,可以每周上一节,也可以根据活动需要,隔周两节连堂上,还可以在有外出活动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占用整个下午,把课后辅导班、兴趣班时间用上。二是学生完成课题研究的时间也是灵活的,可以按部就班完成,也可以提前完成,还可以错后完成,少则两三周,多则三四个月。学生或者独立,或者组成小组自愿完成。三是学习内容开放。学生对感兴趣的内容自选课题,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选题达四五百种,涉及各个学科,方方面面。比如“中国文字研究”、“北京春天的环保调查”、“儿童观看动画片的倾向”、“濒危动物保护”、“残疾人社会保障”、“体育场观使用情况调查”、“北京的胡同”、“京城老字号”、“北京的门墩儿”、“中国茶文化”、“北京的四合院”等。四是学习的地点开放。学生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网上,还可以走向社会,如书店、图书馆、博物馆,商店、医院、工厂,街头、公园、居民家庭、社会活动站等。除此之外,三年纪以上学生的课题研究基本是以“课题组”形式进行的,个别是独立进行的,如在四年级840多名学生中,只有14人坚持自己要独立研究课题。各课题组都聘请了“小博士导师”。这些“导师”有自己的班主任,也有学校其他各科的任课老师;有学生的家长,也有学生的亲戚或父母的好友,还有学生从社区请来的某些方面的专家。课题研究以学生为主,老师辅导和专家指导为辅。
    小学生的课题研究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个阶段为开题。其大致流程为,学生个人自选课题——老师合并学生课题,进行选题指导——学生从老师合并后的选题中再次选题,并自愿结成课题组——准备开题报告——陈述开题报告。为了是开题陈述取得较好的效果,许多课题组的学生还精心制作了计算机演示文稿,有的还带来了图片、实物等。
    第二阶段为搜集资料、实施研究。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查阅,逛书店买书,或者上网搜寻,下载资料,雄心勃勃地为自己选定的专题搜集资料。如有的学生从各处搜集的材料竟有上百种之多。同时,学生还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进行调查、采访和亲身体验。如有一个叫马方的学生,为了研究“中国的茶文化”,以“少通社”小记者身份多次采访了位于王府井的吴裕泰茶庄,参加了吴裕泰茶庄组织的一些活动,并利用“五一”长休,让家人陪同,专程去了产茶胜地福建武夷山,采访了茶园的老茶人。
    第三阶段为撰写报告。学生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综合整理,最终得出自己稚嫩的“结论”,写出一些虽不成熟,却颇有见地的“作品”,最多的写了七、八千字呢!
    第四阶段为课题宣讲、答辩。学生以课题组为单位,向同学、老师进行课题宣讲、答辩。就拿一年级学生钱揆来说,对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翻了十几本关于动物的书,参观了恐龙展,动手画了40多种恐龙,还标上它们的原名、身高、产地、生活习性等,装订成一本厚厚的画册,封面还写上“钱揆出版社”。他还向老师提出自己要和几个同学一起主持召开一次班会。在“动物的乐园”班会上,学生们自己提出问题,抢答问题,讲动物的故事,气氛热烈极了。当钱揆展示他剪贴的100多幅动物的照片时,学生们睁大了眼睛,不断发出“哇、哇”的惊叹声。
    “小博士系列工程”还触发了家长的感悟,他们也在思考:应该如何解放孩子的心灵和手脚,让他们自由成长,让那充满灵性的心智焕发出无限的创造力?
    北京史家胡同小学“小博士系列工程”的开展,为新世纪学校培养怎样的人,开创了一个新局面。尽管小学生的研究成果是那样的稚嫩,甚至经不起推敲,但他们的收益是多方面的。小学生的作业再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他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内容与方式方法,学会了提出问题,收集和整理信息资料,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会了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学会了向别人请教,与大人交流,为将来终身学习、合作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对这项工程,《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晨报》、《中国少年报》、《父母必读》、《中国儿童画报》、《辅导员》等报刊杂志和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均进行了宣传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