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高教课题

借助平台立足一线:东北师大教师课题研究闯...

2014-08-01 课题学习网 文章来源:吉林日报 文章作者:李宁 何威  负责人:
    本报讯(实习生李宁 记者何威)两年前,东北师范大学与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三省教育厅签订协议,合作共建“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探索了一条“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合作办学新模式,使学生的实习基地问题得到了保障,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如今,东北师大又一箭双雕,借助“实验区”的平台,在农村基础教育一线的课堂上,寻找科研选题的方向,不仅增强了教育研究选题的科学性与针对性,还通过深入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解决了农村基础教育中存在的困惑和难题。
  作为师范大学,东北师大多年来一直倡导学科教育教师要立足基础教育一线,研究基础教育,形成具有东北师大特色的教师教育研究体系,使教师在国内外教师教育研究方面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但长期以来,东北师大学科教育师资力量比较薄弱,进行科学研究没有稳定的研究人员和阵地,采集材料也很不方便,一直没有形成“重磅”级的科研成果。东北师大与三省实验区建立以来,由于教师深入一线,与实验区学校教师面对面交流,使一些学科教育教师对于科研有了一个和以前不一样的认知。以前,教师选课题时大多“盯”着高深的重大理论问题,下到基础教育一线才发现,基础教育研究课题应来自于实践、来自于中小学教育的课堂。一线老师可能就需要专家们给解决一个很微观、但对他们却很实用的问题,诸如“如何理解新课程标准”等。而这些实际问题,正是东北师大教师要研究的课题。
  发现了这个优势以后,东北师范大学趁热打铁,马上借助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这个平台,整合校内学科教育教师资源,成立了以开展教师教育研究和人才培养为主同时兼具管理职能的机构——教师教育研究院,力求形成一支数量充足、规模适中、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熟悉基础教育的教师教育队伍。为推动学科教育教师开展基础教育课题研究,学校还拨出150万元设立了教师教育研究专项基金,鼓励教师在实验区选择研究课题,将来把研究成果反哺到实验区,“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对多学科合作研究团队以及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合作研究团队申报的课题、对主要研究过程是在中小学和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进行实地研究的课题给予优先资助”,这一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学科教育教师的科研积极性。许多教师都力争把自己的申报课题与实验区紧密联系起来,力求做到深入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