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推荐课题
职教课题

“中职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研究”课题 研究...

2014-08-01 课题学习网 文章来源:麻阳苗族自治县职业中... 文章作者: 负责人:
一、问题的提出:
中等职业教育承担着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掌握一技之长的初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的重任。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优先发展教育时,特别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
多年来中职学校一直在努力实现这个目标,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取得了迅猛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才需求的数量也越来越大,迫切需要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出大批掌握一定技能的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因此职业学校也迎来自己发展的黄金时期,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大量扶持政策,职业学校助学金政策更是惠及到所有职高学生。但是,中等职业学校却又面临着社会认同度不高,招生困难,流生率居高不下的尴尬局面,近几年在中职学校流行着这样一首歌谣:“忙招生,招生忙,忙来忙去闹饥荒”。深刻反映了中职学校招生的艰难,而招来的学生防辍学又是一大难,近几年的统计结果表明,学生入校的第一学期学生流失率高达20%,第二学期高达10%,第三学期达6%,第四学期达4%,每届学生累计辍学率高达40%以上,学生适当辍学本是很正常的,但辍学率如此之高,不得不令人深思。
中职学校学生辍学现象的增多,对社会、家庭、学校都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作用:对社会而言,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有的流生到社会上后,整天东游西荡,无所事事,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对于家庭来说,增加了负担,失去了家庭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对于学校而言,由于学生辍学现象的增多会对中职学校的社会声誉产生严重影响,直接导致其在校人数减少,成为影响学校形象、制约学校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也造成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为此,我们选定“中职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研究”这一课题,以揭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辍学的根本原因,探索有效的中职控辍措施;促进广大教育工作者适应职业教育需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平台;为学校的研究性管理、教学、学习提供全新的理念和实践支持,实现全面有效的突破。
二、研究的现状
通过查阅的资料来看,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控制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也有大量的专家及学者进行研究,取得了许多优秀成果。但是研究中等职业学校辍学成因与控制对策文章相对较少。王斌的《中等职业学校流生成因与控制对策》只是泛泛而谈,缺少具体实证。张益文的《解决流生的八点措施》并不全面深入。中职教育阶段辍学工作由于缺少社会和法律的监督机制,长时间处于一种放任的状态,学校也没有比较得力的措施来扭转这种情况的持续发生,职业学校的生源素质普遍偏低,辍学情况更为严重,抓辍学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全方位、长期、反复的工作,没有千篇一律的模式,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各类职业学校学校也都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但都缺乏有效的方法改变目前的状况。我课题组试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以揭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辍学的根本原因,探索有效的中职控辍措施,努力探索出一条既能激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兴趣,又能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技能的新途径,实现中等职业学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理论依据
1、教育学理论 
  古罗马的昆体良(M.F.Quintlianus)是一位教育理论家,他指出,在学校里,紧张的智力活动与游戏、休息应交替进行,对自卑、脆弱、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教师应多加鼓励,避免体罚孩子,充分考虑孩子身心健康,15世纪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利诺(Vittorino)主张,应该创造幽雅的校园环境和宽松的课堂气氛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他把自己创办的宫廷学校取名为“快乐之家”,校园地处郊外湖滨,四季花香,绿草如茵,校园内孩子的生活充分自治,教师的教学手段生动有效,教育目标旨在培养精神、身体、道德都充分发展的人,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孟子、荀子、汉朝的王充等就因材施教也有不少精辟的阐述。这些早期教育家的思想和实践活动对我们的研究很有启发。现代教育理论提出要让学生全面发展,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就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不强迫学生,这样学生才会学得开心,才会喜欢学习。
2、动机理论
行为主义者认为,动机这一概念是与行为的原理紧密相联的。凡是过去受过强化的行为,比过去没有受过强化的行为或受过惩罚的行为更有可能发生。所以,在他们看来,没有必要存在独立的学习理论与动机理论,因为动机仅仅是学生强化史的产物。如果学生因为学习而得到强化(如得到好成绩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等),他们就会有学习的动机。如果学生的学习没有得到强化(如没有得到好成绩或表扬),就没有学习的动机。如果学生的学习受到了惩罚(如遭到同学或老师的嘲笑),则会产生避免学习的动机。辍学的学生很多都是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歧视,根据动机理论,这些学生很容易产生避免学习的动机,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和行为。
3、需要理论
所有人都必须首先满足基本的需要,如食、住、爱和自尊。人们在试图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之前,至少必须先部分满足低一层次的需要。马斯洛理论中一个关键的概念,是缺失需要与生长需要之间的区别。缺失需要是指对生理和心理的安宁极为重要的那些需要,如生理需要、安全感、爱、自尊,这些需要必须得到满足,可是它们一旦得到满足后,要求满足的动机也就没有了。与此相反,生长需要则是决不可能完全得到满足的,如认识和理解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事实上,一个人越是能够满足认知和理解的需要,越是有更强的动机去学习更多的东西。
  4、积极心理暗示理论
美国著名的社会学习理论创始人班拉图认为,人总是按照他自己的估计,他自己头脑中的自我形象去行动的。他认为当一个人内心有了一个非常高大、非常健康、非常良好的自我形象时,他的自身素质便会提高,他的行为将越来越走向健康和阳光。
5、教师专业化相关理论
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当下教育改革实践提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而技能教师是负有特殊职责的教师,不仅其工作的复杂程度高于普通教师,工作的重要性也高于普通教师, 技能教师应具备比普通教师更高的专业水平和更复杂的专业技能。
四、课题界定
本课题研究中的“中职学校”专指国有公办的中等职业学校。之所以选择公办中等职业学校,是考虑到私立的中职学校办学规模和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师资队伍很不稳定,而且我们的研究主要是立足本校,仅在怀化地区范围内适度扩展,这是受限于我们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条件。
“中职学生”是在初中毕业分流时就被分流出来的群体,他们这一特殊群体有着自己的鲜明特点:学习基础普遍偏差,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停留于小学或初中水平,他们文化基础较差且学习的专业理论较深;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而形象(直觉)思维较好。在思想、情绪、言行、心理等多方面表现出更多的不可捉摸性,叛逆、好胜、依赖、冲动、我行我素、厌学、嫉妒等等,给学校教育工作带来了相当的难度。
“辍学生”《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中途没有完成义务教育学业的学生,本课题研究中所涉及的“辍学”是指“非正常原因导致那些未完成学制规定年限而中断学习、离开学校的职业学校的学生”。本课题研究的对象主要指非因病休学的学生(a)、退学生(b)、以及未办理任何手续而中断学习的学生(c)。不包括因病休学、入伍、死亡的学生。
   (2)辍学率
     辍学率是指:中途停止学习的学生与学年初在校学生数的比率。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a + b + c
    辍学率 =  —————————————
                 某学年初在校学生数
五、研究目标及内容
(一)、研究目标:
通过各种渠道对中职生辍学的环境因素、教育教学管理因素、实习实训条件因素等方面进行调查,通过综合国内有关控流、职教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探索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流生成因的基本规律,采取各种干预手段,全面实施对策干预,着重从学习习惯养成、活动育人、心理辅导与干预以及专业技能培养等方面展开实验研究,探索中职学校辍学控制的原则、方法和策略,构建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较强的干预诊断模式和机制。
具体目标:正确的舆论导向,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明确学习的目的性,从而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动机层次和兴趣;以就业为导向,畅通就业渠道,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改革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与沟通,通过活动让学生觉得我能行,逐步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形成对学校的认同感;改革育人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成为一个掌握一技之长、身心健康的劳动者。
(二)、研究内容:
1、中职学生辍学原因分析
2、中职学校文化及专业课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方法
3、中职学校办学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4、中职生厌学逃学现象原因分析
5、中职学生心理现状分析
6、实训教学设计研究
7、中职学生职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8、中职招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9、专业教师及“双师型”教师培训研究
10、中职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与策略的研究。
11、中职学生德艺双馨教学策略方法的研究
六、研究方法与研究步骤
(一)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通过对中职学生辍学现状调查分析,总结筛选具有创新型教育成功的经验、方法,为实施本课题提供经验原型和基础。
(2)文献研究法。广泛收集、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学习和研究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先进的教改经验,以提高思想认识,借鉴他人成果,找到新知生长点,为课题研究提供框架和方法论。
(3)行动研究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际,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有效方法,积累丰富的实际经验。
(4)经验总结法。根据经验总结的实践过程,其一般方法步骤:①确定研究课题与对象;②掌握有关参考资料;③制定总结计划;④搜集具体实事;⑤进行分析与综合;⑥组织论证;⑦总结研究成果。
(5)教育实验研究法。教育实验研究法是为了解决教育中的问题,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或假设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践,经过一定的时间,就实验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揭示出体现教育规律的科学研究活动。
(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11年3-6月)
(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制订课题实施方案。
(2)召开课题研究方案可行性论证会。
(3)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
(4)明确研究方向和任务。
(5)文献研究,制定课题研究实施计划。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年7月-2012年3月)
(1)调查实验。课题组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按照计划开展活动。
(2)阶段总结。课题组撰写中期研究报告。
(3)调研指导。根据课题研究及中期总结情况,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对实验校的实验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指导。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年4月-2012年8月)
(1)对研究所获得材料、数据进行全面整理和分析。
(2)编辑、展示实验成果,总结并撰写研究结题报告。
(3)完成各类研究报告,做好结题和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工作。
(4)充分准备,结题验收。
(三)确定子课题(研究内容的分工)
1、中职学生辍学原因分析……………杨松茵、向小华、滕健康
2、中职学校文化及专业课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方法……刘春梅、向小华
3、中职学校办学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杨松茵、田小玉
4、中职生厌学逃学现象原因分析……………滕健康、张仲师
5、中职学生心理现状分析……………………陈海亮、向晓慧
6、文化课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刘春梅、向小华
7、实训教学设计研究………………………  邓  伟、郑  华
8、中职学生职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滕召辉、滕建康、张仲师
9、中职招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滕建康、莫发贵
10、专业教师及“双师型”教师培训研究………胡军忠、田  山
11、中职教师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与策略的研究。………胡军忠、向晓慧
12、中职学生德艺双馨教学策略方法的研究………向晓慧、李岚
七、研究条件与保障措施
(一)、组织成员及分工
课题组成员都是来自我校的骨干力量,教学一线教师。
课题主持人:    杨松茵  向小华
课题组组长:    陈  力
课题组执行组长  向小华
课题组副组长:   滕建康、陈海亮、 张仲师
核 心 成 员:   刘春梅、 田小玉、 舒秀桃
成       员:   向晓慧、 胡军忠、 滕召辉、莫发贵、田  山  邓  伟、 郑  华、 李  岚
    (二)、经费保障及管理
按照《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管理办法》规定,我校立项课题属自费课题,自筹经费1.5万元研究经费,本着节约、高效、合理的使用原则,确定下列预算:
资料搜集费:1000元,报刊征订费:1000元,课题主持人培训(含课题评审费):1500元,实验教师培训:1000元,调研费:2000元,专家咨询(含开题论证、中期检查、结题鉴定等):2000元,教师教案、各种资料的打印、照片、摄像等:1500元,自制课件、教学资源库建设:1500元,教学比武及教学观摩活动费:2000元,开题、成果鉴定费用:1500元
八、预期成果
本课题主要研究成果是:
   1、《中等职业学校流生成因与对策研究》结题报告。
   2、编印《中等职业学校流失控制的实践研究》论文集。
3、在省级刊物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8篇以上。
4、力争使本校的年辍学率控制在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