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
活用教材促习作
2014-08-07 课题学习网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 负责人:
语文教学就是培养孩子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习作教学又是老师和学生需要持久抗战的重点、难点。有的老师急功近利,平时忽略了对孩子的习作能力的培养,为了应付考试,让孩子在考试前将各种类型的作文各背一篇,考试时就将准备好的作文背着写下来。这样孩子的分数虽然上去了,但习作水平根本没多大提高。也有很多老师为了提高孩子的习作能力,购买大量的资料对孩子进行专项训练,虽收效不错,但苦了自己的同时也累坏了孩子。如何给老师减负?如何让孩子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提高写作能力?一直困扰着我。一次孩子们在课间吟诵《望北京烤鸭》(由《望庐山瀑布》改编而来的诗歌),让我豁然开朗。小学语文教材不就是我们进行作文教学最好的资源吗!
一、仿写教材奠定了习作的基础。
“怎样写景?怎样写人?怎样写事?……”传统的说教让孩子生厌,不但不能让孩子掌握写作方法,还会引起孩子对习作的反感。利用教材精彩片段进行仿写,将会事半功倍。如:在《燕子》、《翠鸟》教学中注重对动物外形特征描写片段的朗读、分析后进行仿写;依照《妈妈的账单》、《可贵的沉默》、《她是我的朋友》抓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描绘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写作方法进行仿写;仿照《美丽的小兴安岭》的写作顺序写一篇《美丽的校园》;仿照《北京亮起来》写一篇《达州亮起来》;仿照《陶罐和铁罐》写一则寓言;仿照《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写一首《新时代的活雷锋你在哪里》的诗歌……长此以往各种体裁的文章的写作方法、表述顺序、表现方式等如春雨一样悄悄地潜入孩子的笔尖,滋润着这支妙笔生出花来。
二、圈点批注教材是对孩子独到见解的认可。
习作就是一种玩弄文字的游戏。只有对汉字有独特的情感和独到的见解,才能将游戏玩得更精彩,才能创作出让人惊叹的作品。让孩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教材中圈点、批注、写出自己的感悟。长期训练后孩子不但对字、词、句有了新的认识及不同感悟,甚至连标点符号都能解读出深刻的寓意。
三、补充、续写教材为习作穿上七彩衣,插上五彩的翅膀。
如果将一篇普通的作文比喻成鸟的话,那想象将会为它穿上七彩衣,插上腾飞的翅膀,变成了一只凤凰。可见想象力在习作中的重要性。在平时教学中就可利用教材对孩子进行想象力的培养,如在《女娲补天》的教学中班上有位孩子提出女娲补天这篇神话写得不好,没把补天的过程写具体,然后,我就布置让他们想象一下女娲在补天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她又是怎样克服的,并把这一过程具体地描述下来,结果孩子的作品非常精彩;在《太阳是大家的》第二节的教学中应追问:太阳还做了哪些好事,请用诗歌描绘出来………这样,孩子们的想象力越来越丰富,习作也愈来愈精彩。
四、改编课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千篇一律的文章,读来固然乏味,“问泉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创新就如一股活水注入习作中,使习作更生动、更吸引人的眼球,在《西门豹》的教学拓展环节中,我问除了西门豹的方法,你还可用什么妙计惩治巫婆、官绅,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孩子议论开了,等他们讨论好了,我又告诉他们,你能将课本以及自己的创新妙计改编成课本剧吗?请回家了解剧本的写法,将《西门豹》改成剧本并和同学演一演,你还别小看这些娃娃居然演得像模像样。
只要我们做一名有心、细心的老师,我想教材会在我们的手中千变万化为孩子的成长发挥它所有的光和热,也会让我们的教学工作变得轻松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