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模式、模块
职业学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一直沿用传统学科型课程模式,存在着片面强调学科体系,重理论,轻实践,与本地经济发展实际联系不紧密,对知识应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实践和专业技能训练比较薄弱等问题,难以使学生形成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这些问题制约了学校的健康发展,导致了学校所培养的专业人才未能符合当地经济发展和企业用人的需要,因此职业学校急待进行教学改革。以陈登职业技术学校为例,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对市场营销专业进行了教学模式改革,可供探讨。
一、改革的原则
在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基于数据原则
当代职业教育课程的编制,如果不是建立在足够的数据资料上,其作的充分发挥是难以想象的。如,课程是否有必要编制,需要设法获取与学校、行业、企业有关的数据来论证;取舍课程内容,需要对学生的个性特征、职业特性及它们的匹配程度等一系列数据进行考察等等。数据对于课程开发决策有着重要影响,必须有客观数据来作为课程设置的基础。
2、实用性原则
职业教育课程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其课程体系构建应依据职业分析进行,应提供给学生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职业教育课程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实际“做事”能力,要让学生通过体验、实习等掌握知识、技能。因此,实践性教学在课程实施中占有重要地位,实用性也应成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必须遵循的原则。实用性原则要求,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中,树立“知识即行动,行动即知识”的观念,设计尽量真实的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通过行动来主动建构自己的职业能力,同时必须抛弃学术性的学习方式。
3、综合性原则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具体“做事”的实践能力,而实践能力的形成需要综合大量的多学科知识。在知识的组织上,实践的逻辑与学科的逻辑是完全不同的。学科的逻辑往往有着严格的学科界限,且主要是按知识内部的逻辑组织起来;而实践的逻辑是没有学科界限的,它遵循“为我所用”的原则,只要是有用的知识,都必须纳入其范围,并且这些知识之间未必有严格的逻辑关系,其组织原则是“任务中心”,即用职业任务去统整所有这些知识。
4、行业性原则
无论是为了增强职业教育课程的实用性还是灵活性,在构建课程体系时,都必须依靠行业。要真正使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符合工作岗位的要求,就必须让各行业的专业人员参与到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去;要保证职业教育课程内容跟上技术的发展,各个行业就必须不断地给职业学校提供最新的技术动态。因此,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彻底打破学校与行业之间的界限,要尽量依靠行业来进行课程开发。因此,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支持条件。
5、灵活性原则
职业教育的活力是与其课程的灵活性分不开的。管理者、课程开发者以及教育工作者都要经常根据课程实施效果、行业企业需求的变化及如何更好地满足学生需要来评价课程和修订课程——特别是进行实质性的修改。职业教育课程只有对变化着的经济环境具有灵活的适应性,才能成功地促进学生成长及职业生涯成功。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不仅要考虑目前课程体系的构建及预期效果,还要根据未来的发展变化不断地修订课程。
二、社会调研论证
为了给改革提供充分依据,学校以采用问卷、访谈等调查方式,对35家乐从镇商业企业进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活动。调查的内容涉及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等多方面,学校对收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归类,写出有关课程设置与教材改革的对策及建议,对市场营销专业下一步的课程设置和教材改革的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为新课程设置和教材开发提供了准确的职业导向。
三、课程模块化设置
学校邀请当地主管经济的政府部门领导、企业协会会长、优秀营销人员组成职业分析研讨小组,结合企业人才需求问卷调查中企业对于市场营销人员能力要求的分析,针对销售员、业务人员岗位的职业能力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讨,选取课程模块。
1、课程模块的形成
经过职业能力分析,形成职业能力图表。然后根据职业能力要求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职业岗位技能分解到不同的课程模块中去。该专业各课程模块如下:
(1)基本素质模块
主要是文化基础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政治、计算机等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基础和通用能力。
(2)专业技能模块
专业技能模块又包括:
①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开设市场营销知识、销售心理学基础课程、商品知识、商业谈判。
②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开设销售语言与服务礼仪、推销实务、客户关系管理、商品经营课程。
③专业能力拓展模块:开设市场调查与预测、对外贸易实务、电子商务概论、营销英语口语课程。
④综合专业能力实训模块:开设职业资格训练、顶岗实习、毕业实习课程。
(3)选修模块
学校增设各种类型的选修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与兴趣来选择自己的课程。如创业培训、国际商务等。
2、课程安排
(1)课程顺序
专业课程的开设顺序不再单纯强调专业理论的系统性,而是根据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过程环节内容为序,以各种职业技术为单元进行技术体系内容编排,完整地体现了职教的实用性和技能性。同时,专业课的课程安排,注意梯度性、科学性,充分考虑知识的相互衔接和循序渐进。
(2)课程内容
在选取课程内容时,由优秀的一线营销人员组成小组来进行工作过程设计,而教师则应当充当组织者的角色,按照课程要求挖掘和汇总一线营销人员小组的观点,通过与他们的密切合作,设计出合理的课程内容。
(3)课程时数
安排课程时数时,应加大专业课程的比例,一年级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课时的比例一般为6/4,;二年级比例调整为3/7;三年级专业课则达到80%以上。其中,为了确保专业实践的效果,必须要加大实践实训的课时量。并且可以延伸到课余时间,不只局限于课堂时间内,同时要调动教师、学生运用课余时间进行实践实训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实践实训教学连续地进行下去。
四、教学方法方式改革
要提高学生的市场营销能力,就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性训练,启迪思维,激发创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具体采取以下方式:
(1)典型案例评析。
在教学实践中,应十分重视案例教学用最新的和最典型的营销个案进行剖析,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留意身边的营销实际,能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使理论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营销技能。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分组讨论,模拟角色演练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之间能够相互交流思想,锻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交际、语言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
(2 )情景式教学。
市场营销教学的生命就在于理论密切联系实际,使学生学会开展营销活动。情景式教学就是将企业的营销活动展现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一个市场营销实践的情景,使学生在模拟中理解所学理论知识,能做到独立分析和判断,在多变的情景角色转换中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营销学的教学情景主要通过多媒体技术和教学软体来展示营销活动实录,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亲身”体验企业的营销实践活动,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目的。
(3) 思维引申与发散训练。
为了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洞察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决策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在实训课堂上,教师精心组织、设计一些有关的测试训练内容,像央视《绝对挑战》栏目人在职场、压力面试那样,不断进行思维引申与发散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拓展能力。
(4) 企业实践活动。
开展实践实训教学,既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使学生近距离直观地感受实际的营销活动,学校可邀请一些成功的企业家,让学生与企业家直接沟通,直接对话。还可派学生直接到企业听取企业员工的业务培训,并参与企业的市场分析和经营管理论坛活动。为了使这种方式有效地开展,可采取企业学校共建、合作、互助的方式进行。
五、考核评价模式
考核分考试与考查两种。实践性强的课程,一般采用考查形式考核。学生凡正常完成课程学习(缺课不超过三分之一),学习态度认真,并参加课程规定的考核,学期成绩在及格以上,方可获得相关课程的学分。每学期考试或考查的科目,根据学分制实施性教学计划的安排,在下达教学任务时注明,未经教务处同意,不得随意变动。学校实行教考分离制度,由教务处统一组织课程命题与阅卷,命题以考试大纲为要求。考试方式可根据课程特点,分别采用笔试、口试或实践考试的办法进行。采用笔试以外形式考试,须经教务处批准。实践课程的教学要求,按技术或技能等级划分档次,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可能自行选择,分别参加不同等级的技术或技能考核,取得不同的学分。
[参考文献]
1、邓泽民,《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形成与教学模式研究》,2004.7
2、石伟平,《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