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推荐课题
职教教育

职业学校与现代产业对接模式的多维评价

2014-08-07 课题学习网 文章来源:广东省惠州商业学校 文章作者:邓庆宁 负责人:
职业教育是基于工业革命、基于生产社会化、基于公共民生的主要教育门类,制造业和现代第三产业既是职业教育的孕育母体,也是职业教育的主要服务领域。这一基本判断,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要与制造业和现代第三产业紧密接轨。在我国成为全球制造业最集中区域之时,职业教育如何与产业接轨,已成为了我国职业教育界与产业界面临的紧迫的现实课题。我们已经初步认识到,职业教育领域与产业领域的合作和结合——“产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模式、发展方向和根本出路。那么,对产学结合的各个相关问题进行实证性的研究和评价,从而更好地认识和实行产学结合,就成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当前的重要任务。

 一、   产学结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

我国职业教育实施了几十年的学校教育模式,直到在面对中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集中区域时,才发现我们的学校教育模式的职业教育体系已经落伍了,我们必须构建具有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职业教育体系,才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职业教育的发源来看,职业教育基本上是一种西方教育模式。即使是出现在中国最早的职业学校——福州船政学堂,所采用的教育模式也基本上是西式的。因此,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在职业教育领域引进西方的职业教育理论与模式,可以说是正本溯源、是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回归。

就全球的角度看,国家职业教育体系,大体上有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模式、日本为代表的企业模式、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国家模式、还有中国的学校模式。全球职业教育模式各异,但都体现了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强调了职业教育与产业的紧密结合。这就是世界职业教育的基本方向。在考察各国职业教育模式时,毫无疑问,我们更多地肯定了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更多地要借鉴德国模式,以改革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模式。这也是因为,我国在职业教育实践中,我国提倡的以天津为代表的半工半读模式,从微观操作层面和中观层面来讲,已经非常接近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可以说,天津模式就是中国版的双元制模式,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产学结合模式。而天津模式,曾在过去的历史时期进行过广泛的推广 ,因而天津模式在我国具有了认识的、实践的、社会的基础。

此外,我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的快速发展,也为构建职业教育产学结合模式提供了现实条件。产学结合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第二、第三产业要达到一定的产业规模,一般认为,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上,当产业结构中,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达到了80%以上时,产业就会对职业教育提出迫切的需求,要求职业教育与之配套,与之对接,与之结合。我国目前大体正处于这一发展阶段。

香港工业总会与惠州职业教育界的接触可以说明这一点。珠三角有众多的港资企业,其中香港工业总会所属会员企业就有14000多家。香港工业总会属下的港资企业准备在惠州投资一个钟表工业城,港方的一个重要的前期工作就是要在惠州建立人力资源培养培训的教育平台。惠州钟表工业城还未动工,但香港工业总会已从四月份开始与惠州市政府和惠州商业学校展开了非常深入的订单培养培训方面的合作洽谈,本月中旬,香港工业总会已与惠州商业学校签署了共建人力资源培养培训平台的协议。在惠州,中海壳牌石油项目投资达43亿美元,其各层级的员工构成都要求有相当比例的本土化,因此这一国际化的大型企业也向惠州的职业教育界提出了产学对接的要求。目前,惠州的职业教育界正在与之洽商。这已足于说明,社会也在呼唤产学结合。

 二、   政府主导是实行产学结合模式的基本保障

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可知,德国实行双元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条件,就是政府通过联邦立法的方式让社会各个利益阶层、各个社会群体参与职业教育,因此,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承担了发展职业教育的法律责任。所以,实行双元制模式,既是社会行为,也是国家和政府的行为。而在我国,我们虽然已经有了职业教育法,但社会各个阶层、各群体并未被要求承担参与职业教育的法律责任,职业教育更多的是学校行为,企业参与度低,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就更未突显出来。有的人还据此认为借鉴双元制模式在我国是没有出路的。

从我国目前的实践可知,天津的半工半读模式之所以取得了成功,除了学校与企业的参与度都很高之外,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政府的积极主导作用。天津的半工半读模式,从解放初期的发端开始,就是在政府的强有力的行政主导之下,因此才有了一批半工半读的中职和高等职业院校,在六十年代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职业教育模式,从而在我国独树一帜。今年天津又与教育部签约,打造全国第一个职业教育示范基地。

惠州商业学校与香港工作总会能顺利拉开合作的帷幕、惠州职教协会与香港生产力促进会能开始合作洽谈,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惠州市政府一直在起着积极主导和推进的作用。目前,惠州市正在开始实施职业教育五大工程,政府部门同样将扮演行政主导的作用。

一个地区的职业教育,如果已经成为影响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的关键因素,那么,主导和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的结合,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政府的重要责任。由于产学结合,涉及到政府职能的方方面面,包括劳动保障部门(劳动准入、劳动就业以及薪酬政策)、产业管理部门(产业协调、行业协调)、教育行政部门(产学结合教育制度和课程变革)、财政部门(办学转型的投入)等等,如果没有政府的行政主导和协调,实施产学结合模式将会面临非常大的困难。惠州商业学校的产学结合的实践也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实践证明,政府对职业教育产学合作的参与和重视的程度,与当地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三、行业参与是实行产学结合的首要条件

这里所说的行业是指产业部门、行业协会、企业。推进产学结合,客观要求行业要积极参与,与学校在一个运作平台上接轨。从学校角度来说,只有企业积极参与,产学结合才具有实际意义,反之则是一句空话。德国双元制中的关键一元,就是企业,德国企业对产学结合负有责任和义务,与学校合作培训学生成为每个企业的重要的工作,因此双元制才能在德国得到顺畅的实施。值得注意的是,据考察,德国由于经济衰退,企业的参与度明显降低了,积极性也显著下降了,联邦政府不得不要加强行政力度,同时也在研究分析这种变化。

天津能够推行半工半读模式,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行业企业的参与度很高,行业企业不单是学校的生产实训基地,还参与到了学校教学设计的环节之中。如天津第一商业企业集团,对天津商业学校的半工半读模式就采取了全过程参与的做法,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生产训练、毕业实习、学生就业,实现了全过程的产学结合。

从与企业的关系上来说,职业教育是一种为企业配置资源、为企业服务的教育,职业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和最大受益者是企业,企业应是职业教育实施产学结合的天然的、最积极的支持者和参与者。但是,我们在办学实践中发现,处于不同产业层级的企业对产学结合的参与度是非常不均衡的。从对众多企业的考察可以发现,企业在产学结合的参与度与企业的集约化程度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越是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技能密集型、产业关联度高处且于产业链上游的企业,就越重视产学结合,参与度就越高,合作也越深入。如一汽集团、TCL、中海壳牌、长虹,都体现出这一特征。而我国目前的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处于产业链的下游、产业关联度不高的企业居多,因此对产学结合的参与度就相对较低,积极性较小。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课程与专业设置,又大多处于现代化程度不高、技术含量不高的状态,这就决定了产学结合的起点不高,对接的企业又属于参与度较低的层级,这也就形成了目前实行产学结合学校一头热、企业一头冷的现状。由此可知,我们在企盼企业提高参与度的同时,也要进行学校的课程改革和专业再造,使学校的技能人才输出与企业的人力资源输入实现真正的对接。

当然,行业参与的空间是广泛的,如参与对技能人才的规格设计,参与课程和专业的设计,参与学校教学实施,为学校提供产业最前沿的专业信息、最先进的实训设备,与学校签署人力需求订单,等等。在实际操作中,行业在以上若干方面的参与上也存在着逻辑递进的关系,总是呈现出从初级向高级的层次提升、从单项合作向全面结合的空间扩展。各类不同学校、同一学校的不同专业,在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上也是各不相同的。由此可见,那种认为只有企业下“订单”、只有企业成为学校实训基地才算是产学结合的认识至少是片面的。学校在产学结合的推进中必须结合实际,找准产学结合的点和面,有效实施。

 四、   观念变革是实行产学结合的思想基础

实施产学结合,重在观念先行。各个方面参与者都面临观念变革的课题。

从办学者来说,确立能力本位观念、就业导向观念、教育产出观念将有利于产学结合的推进,有利于学校办学更加贴近社会和市场。根据能力本位的要求,学校就必须确立从“知识——技能——能力”的教学目标主线,使教学实现从以学科为主转变为以职业技能活动为主,使学生实现从知识到技能的跃升、从素质到能力的跃升、从技术工人到技能人才的跃升。根据就业导向的要求,学校就必须体现与普通高中的差异性,教学目标始终瞄准职业就业领域,着力塑造学生的职业意识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排除升学导向的干扰。根据教育产出的要求,学校就必须做到满足两个需要:即在根据教育产品的“消费者”——学生——的个性要求设计和实施教学的同时,还要根据教育产出的“消费者”——行业企业——个性化的要求设计和实施教学, 以满足这两个方面的需要。而就产学结合的角度看,满足行业企业的需要是满足学生个性需要的最终实现形式。这是职业教育导入教育服务概念的基本内涵。

从政府的角度看,必须确立职业教育是主流教育、国民教育、资金和技术密集型教育的观念。无论从目前中职教育在高中阶段所占的比例,还是从发达国家始终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以及我国当前作为制造业大国所面临的技能劳动力资源短缺状况,我们都必须确立职业教育是主流教育的观念。为此,政府就必须象抓高中教育一样来统筹职业教育,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支持职业教育与产业的紧密对接。那种认为职业教育是补充教育、次等教育的观念直接导致了一些政府部门轻视和鄙薄职业教育、将职业教育边缘化的政府行为,这也是目前学校为了开展产学结合寻求政府部门支持时,政府有关部门消极应对的症结所在。从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的角度出发,政府就必须动员社会各个方面、各个利益阶层关心和支持职业教育,企业就有义务有责任参与职业教育产学结合,这既是国家的需要,也是公民的需要,同时也是企业的需要。职业教育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教育,因此要给予比普通高中教育要多得多的投入,必须改变现在的投入非常不均衡的现状:据广东省政协的调研报告披露,广东的普通高中占教育投入的34%,而职业教育却只占6%!但职业教育占高中阶段的比例已近半壁江山!同时,由于职业教育是一种以技能为主导的教育,而不是普通教育那种以知识为主导的教育,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与社会生产、与产业、行业、企业紧密接轨,只有这样的职业教育才具有生命力,而产学结合,则是目前最好的结合模式。

从企业的角度看,职业教育因现代产业而诞生,因现代产业而发展。产业、行业、企业是职业教育当然的孕育母体。但是,我们也看到,目前,对于产学结合,只有少数企业的回应是积极的。很多企业并没有呈现出应有的热情,没有把职业技术学校当作是企业人力资源的优质平台。究其原因,大体有四:一是大部分企业是中小型企业,这类企业处于产业分工的低端,缺少中长期的人力资源规划,更难于实施二至三年或更长时间的人力资源培养计划。二是我国没有严格实施劳动准入制度,企业对培养标准员工没有足够的认识,不适应现代企业生产的员工充斥企业,这也是导致很多“中国制造”产品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三是一些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很多中国企业并没有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伦理和道义意识。只要这些企业易于在市场招聘到员工,他就不会对产学结合增加半点参与意识。四是企业对学校的职业教育模式难予认同,职校毕业生进入企业后,企业还要进行系统的再培训,企业由此认为没有必要为参与产学结合而增加企业费用。

目前,制约学校产学结合的因素很多,但其中一个主要的外部因素就是企业。所以,对企业进行研究,与企业进行交流,进而了解企业、贴近企业、与企业对接,确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为紧迫的课题。

 五、   办学转型是实行产学结合的基本前提

实行产学结合的呼唤,首先是由职业学校发出的。那么,学校准备好了吗?能够与企业进行对接了吗?答案却是不确定的。职业学校的当务之急,是要在办学模式上实现转型。因为,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将会有更多的企业进入主动要求与学校对接的阶段,学校能否满足企业的需要,将是学校自身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

企业需要职业学校做些什么呢?从对企业的考察可以归纳如下几点:首先是对学校的培养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TCL集团人力资源部指出,中职学校的培养层次确定在“拉长”(班组长)层级较为合适,学生在掌握职业技能的同时,还要懂得生产现场管理。这一工种处于低级管理层和技术操作层,这是工科学校的最佳接口;丽日百货集团人力资源部指出,中职学校应该以培养店长作为学校的培养层次,这是商科学校的最佳接口。二是对学校提出了柔性教学计划的要求。德赛集团人力资源部希望中职学校能有弹性教学计划,能较灵活地与企业用人的个性化需求相适应。企业都有人力资源配置的时间规律,但学校的教学计划安排往往很难与企业合拍,这就容易产生学校无法满足企业用工要求的情况,企业也因此容易对学校缺失信心。三是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训练。现代产业工人最基本的素质是自律、服从、守纪,最基本的品质是意志力强、遵守规程,而学校教育往往重技能、轻品质,重智商、轻情商,在产学结合中,要把非技能、非智力能力作为重要内容来训练。

由此可知,学校要走产学结合之路,办学转型是自我升级的主要课题。从目前的初步实践来看,办学转型要实现如下转变:一是调整现行部颁或省厅颁布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制订出以适应产业、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实施性教学计划。要达到这个要求就必须有行业和企业的深度参与。二是要制订柔性化的教学方案,个别专业和课程可以为企业度身订做,实施个性化教学计划。这就要求每个专业要有不同版本的备选教学计划,真正实现柔性教学的要求。三是要将职业全素质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以使学生具备现代职业劳动者的素质平台。四是调整教学目标,强化初级技术操作和初级工场管理的情景教学。

 六、   工学结合是实行产学结合的基本模式

职业学校实施产学结合,其模式有工学交替、班级轮调、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等模式,所实施的教学计划从始至终都贯穿了校内教学和企业训练这两大内容,这是上述模式的共同特点,区别只在于企业训练环节与所学专业技能的结合方式和结合程度上。经过实践和考察,笔者认为,工学结合模式可以作为产学结合的基本模式。因为工学结合模式兼具了其他模式的内涵和特点。

工学结合的基本做法是:首先是对现行教学计划进行变革性的调整。现行教学计划通常对教学时间划分为三个方面的学时,即课堂教学时间、实验实训时间、毕业实习时间,毕业实习时间一般安排在最后时段。而实行工学结合模式,则要求根据教学进程,系统安排校内教学和企业训练,使工与学有机组合,交替推进,有序实施。这就使“学工”——企业训练——伴随课堂教学贯穿始终。

二是实施教学计划从开始到结束都需要企业全程参与,“学工”才能得到落实和实现。

三是做好“学工”的教学设计。我认为,“学工”应包括如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专业认知阶段,一般安排在第一学期,一周以内,主要是使学生建立对专业和职业的基本认知。第二阶段——职业体验阶段,一般安排在第二学期,半月以内,主要是使学生对专业和职业建立基本认识。第三阶段——生产训练阶段,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二至三个月,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训练,使学生具备职业人的自律、服从、守纪的基本品质,磨练学生意志,确立规程、秩序观念。本阶段的 “学工”目的主要不在于专业技能,而在于塑造学生的现代职业劳动者的全面素质。第四阶段——专业实习阶段,一般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全学期实习,主要是进行系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实习训练。

四是在工学结合的各个阶段,都必须制订详尽的实施方案,从资源、人员、时间、区域、主题、任务、管理、评价,到实施过程的信息整合、反馈以及应急预案,都应以文本方式明确下达,以期清晰贯彻实施。

五是必须与合作企业订立工学结合协议,明确双方责任,建立双方协调机制。

六是从法律的角度确定学生在劳动、薪酬、保险、事故、劳资矛盾等方面的操作规范,并组织师生学习。
    
七、工学一体是实行产学结合的最佳模式

我们目前所实施的工学结合,是通过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使教学活动分别在学校和企业两个空间开展和完成, 使教学过程能够与职业技能活动过程完全重合,使学生接受真实的职业教育,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这种做法其实是多数学校的基本操作范式。这一做法使教学过程与职业技能活动过程实现了吻合,但却仍然存在课堂教学与工作训练在时间和空间上分离的问题。由于这种时间和空间的分离,不但大大增加了工学结合的教学成本,也局限了教学手段的必要扩展。因此,探索能在同一时间和空间进行工学结合的模式,或者使工学结合的基本模式实现升级,就成为职业学校的全新课题。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和欧洲的“一体化教室”模式给予我们很好的启发。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系部专业以企业形式存在,系部专业负责人称为总经理,教学活动完全按照职业活动过程进行,工商管理系就开设有银行(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商场、旅行社(大型旅行社分社)。工商管理系学生在校内企业轮替进行生产和专业训练。而欧洲的“一体化教室”则是在一个教学空间里将教师讲解区、学生讨论区、作业设计区、生产操作区、产品检验区整合在一起,学生在同一时间和空间能够完成从教学导入到操作完成的教学和生产的全过程。

以此为鉴,一些学校开始在探索能够将工学两个环节整合在一个时间和空间完成的模式。如在学校内开设生产区,自办或通过招商举办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实现在校内就可全程完成工学两个环节的教学活动,同时还可为学校带来教学副产品——生产区出品。有的学校则尝试将课堂迁移到企业,实现在企业里就可全程完成工学两个环节的教学活动,这是将教学置于完全真实的生产活动之中,这比在校内设立生产区所创设的生产环境效果更好。通过研究可知,上述两种模式能够将工学两个教学环节整合在同一时间和空间,这就是工学一体模式。

职业学校应该结合实际,有效地运用工学结合的成功模式,或者主要运用某一模式,或者组合运用多种模式,形成有校本特色的工学结合模式。

 八、 课程改革是实行产学结合的关键环节

实行产学结合是一个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系统工程。首当其冲的方面就是课程改革。由于产学结合要求从学生接触专业开始就必须进入专业认知阶段,学工的教学内容伴随学习全程;而且,教学活动必须与职业技能活动相吻合,教学活动必须营造职业生态环境。因此,根据职业技能活动和职业生态环境的径向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就成为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一是要根据职业生态环境的要求设计课程。职业生态环境涉及到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职业意识和职业认知、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职业健康与精神卫生、人际关系与情绪智商、组织文化与企业精神,等等。这些课程内容,现行教学计划是基本没有涉及的,即使有涉及到,也基本上是教条空泛的。因此在职业技能课程中构建职业生态课程内容,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是要根据职业活动过程的径向轨迹再造职业技能课程。这就要求摒弃学科体系的课程设计模式,构建职业技能课程模块,围绕职业技能活动过程整合、融合相关学科的知识、信息、技能训练内容,使每一个课程模块都成为学生形成职业能力的一个教学节点或升级平台。目前,中职教材体系基本上不能达到这一要求,课程和教材的重建也是刻不容缓。

三是要打造一支适应产学结合的教师队伍。基于工学结合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已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教师素质要求。教师必须是某一职业活动、某一技能项目、某一生产任务、某一管理现场的行家里手,既是老师,又是师傅,由此可知,教师必须在双师型的基础上对职业活动、职业生态要有更广泛、更深入的、更前沿的了解和把握。我们的老师要解决好这样一个问题:你能教给学生什么,你能教会学生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