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设想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Several problem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have been highlighted an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have been proposed.
Key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Ideal Laws Transfer
如今的高职院校教师普遍反映高职院校存在“生难招”、 “生难管”、“生难教” 、“厌学”等现象。近几届的高职院校学生与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高职院校学生相比,真是“九斤老太”――一代(届)不如一代(届)。实际上,高职院校学生既有厌学、难教、难管的一面,又有朝气蓬勃,积极要求上进的一面,而我们作为高职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这种现状,寻找适合这些学生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笔者拟就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谈几点设想,求教于各位同仁。
一、 树立“二个贴近”(零距离)的办学理念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中,高职教育往往是“黑板上耕田”、“桌子上种豆”,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学生普遍感到这种教育教学方法枯燥、乏味、抽象、使人昏昏欲睡。高职教育要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满足市场需要,既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劳动者。靠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显然是不可行的。为了培养出真正能满足社会经济需要和市场需求,学生毕业后就能在一线上岗且大展身手高素质的劳动者,就必须树立“二个贴近”的办学理念,即学生所学专业、所掌握技能与社会经济和市场需求贴近(零距离);学生学习的内容与(就业)岗位技能需要贴近(零距离),学生毕业后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投入且适应工作。
二、 试行“亲子教育”
新世纪的家长,绝大多数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孩子当好接班人。有的老师说,假如学生就是我们的亲生子女,我们将会怎样教育呢?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就可能会截然不同。我们就会时刻为自己的子女最终的成才着想,就会处处为自己的子女的一生幸福着想,而不会让自己的子女整天埋在作业堆里、书本堆里读死书、死读书,也把自己的子女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抛之脑后。
三、 遵循“因人施教”的教育教学规律
有人说:“我们不能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但可以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因人施教”,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如对约占在校生总数的15%的文化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建议学校适当降低课程考试、考核的难度,加大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课时比重;对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的文化基础知识较好的,愿意且通过努力可以升入高一级院校学习的学生,建议学生采取“个别辅导、业余补课、有的放矢”的办法,进行专升本考前辅导或成人高考考前辅导,鼓励和帮助他们继续深造;对约占在校生总数的65%,希望毕业后立即就业的学生,建议学校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训课、实习课和技能课的比例,重点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总之,不论以上哪一种情形的学生,学校都应该把理论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全方位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课堂理论的重要性,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另外,要引导学生在理论中遇到困惑到实践中寻找答案,在实践中遇到的不解到理论中求解,最终达到理论和实践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根据社会经济需要和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
优化专业结构,合理安排课程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学校必须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办学,围绕市场和社会的需求设置专业。每个专业的开设,都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市场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并进行深入的调研论证,保证学生所学的专业技能毕业后能立即派上用场。这样就要求学校充分考虑市场和社会的需求,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市场和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绞尽脑汁设置什么专业,培养什么专业人才;市场和社会需要什么技术,学校就想方设法开设什么课程,训练相关的技术、技能。近几年我们学院先后开设服装设计与工艺、会计与审计、印刷技术、港口业务等专业是十分成功的。
五、引导教师由理论教学向技能实践教学转变
师资队伍是高职教学和专业开发的主力军,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与专业开发,必然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在师资的培养上更加注重专业化和研究能力的拓宽。具体的做法是充分调动和发挥教研组的能动性和创造力,鼓励专业教师进行第二专业的学习和多种证书的进修,以提高高职教学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同时学校应确定骨干专业和主干课程,让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自主选择主攻方向,分期分批派送专业教师到实习、实训基地或企业顶岗或兼职,进行业务技能的“充电”,使专业教师知识更新由被动变为主动,使专业教师由理论教学向技能实践教学转变。
另外,学校可以聘请社会上在本专业有较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如厂长、经理、经济师、工程师、机械师、会计师、商务师到学校作兼职讲师或实习、实训辅导员,传授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
六、树立教育教学是一种服务的观念
教育、教学也是一种服务,高职院校应该把学生由教育教学对象转变成服务对象,强调教育、教学应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为挖掘学生潜能和创造力服务。
七、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制定好教学计划
过去制定教学计划时,总是按照传统的学科体系和“三段式”教育教学模式,即按照先开设文化基础课和政治课,后开设专业基础课,最后开设专业课的模式按部就班来进行。现在我们应贯彻“政治教育保证,基础知识够用,专业技术过硬”的原则,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到实训、实习等方面制定好教学计划,真正使每一名高职院校毕业生学到1-2门实用技术,拥有一技之长。
八、建立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站)中心
学校可以聘请几位经验丰富的心理教师开设心理健康咨询热线。该(站)中心应侧重排除部份在校生心理障碍,让学生明白“人人都可以成才”、“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道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不怕挫折、永不言败、积极进取的良好心理素质。
九、试行“工学交替”办学模式
高职院校学生利用一年的时间在学校学习了基本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后,第二年到实习基地(企业)顶岗实习锻炼,之后再返回学校学习,按照“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模式。即第一、二学期学生在校内进行思想道德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第三学期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实习;第四、五学期根据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遇到的实际问题,老师进行有的放矢的专业教学和实训;第六学期(毕业前)学生再到企业顶岗实习和技能锻炼。这种“工学交替”的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解决了学校实习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还可以缩短毕业生就业后的实习期和适应期,促进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为学生今后就业夯实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