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推荐课题
高等教育

构建和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2014-08-07 课题学习网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董丙丁 付旭林 负责人: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强调:用“科学发展观”的先进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也同样需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界的广泛共识。而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过去是,当今依然是我国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综合体现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主要渠道。它不仅有教学的任务,更有教育的功能。可以说,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各门学科在课堂教学中独立而又相互配合地进行教育和教学来完成的。为此,在教育运作上,应视学生身心成长的主观需求为本,社会文化的客观需求为用。学校教育应把“全人的教育”、“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价值取向,通过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来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一、和谐的发展必须因人而异
1.教育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和谐发展,指人的才能和品质得到协调发展。“和谐发展”?一词最早出现于希腊语“ca1ocagatia”,表示健美体格和高尚道德的结合。所以教育和学习不能仅仅简化为语言、记忆、推理和智力,也不能仅仅简化为个体所拥有的知识和体验,更不能仅仅简化为认知。让学科分数来全盘反映学生的学习和总体发展,而忽视那些不可测量的但更为重要的东西——人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指出,全面发展是指学生的身体、品德、智力、劳动和美感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忽视哪一方面或只偏重哪一方面的教育,都是片面的教育。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重要;学会创新比学会继承和模仿更重要;非智力因素的优化比智力因素的开发更重要;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学会做人比学会求知更重要;人格的健全比全面发展更重要。所以,我们的教育应该促使每位学生身体、认知、情感、社交、审美、灵性等方面的内在潜能的充分开展,进而开发智力、培养情感和唤醒精神。
  按照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多元智能理论,我们没有理由怀疑学生的潜能,应尽可能让学生充分而全面地发展,这是共性,是对所有学生的共同要求。只要教育得当,每个学生都能成才。
2.教育更应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教育应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但是,全面发展并非要求每个人的所有方面都均衡发展,也并不意味着每个人能够胜任所有的工作,能够不停地从一个职业转到另一个职业。苏霍姆林斯基对此作了清楚的说明:“全面发展的思想是跟样样都做而又不求甚解是毫不相容的”。每个学生都有其个别性,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认知特征、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欲望要求、不同的价值指向、不同的创造潜能,铸成了千差万别的每一个独特的学生。他们有的潜力大一些,有的潜力小一些;有的在这方面见长,有的在那方面突出;有的左半脑比较发达,有的右半脑更有潜力。所以,教育要将全面发展与个人特征发展较好地结合在一起:既有统一标准,充分重视基础性,重视学生共性的发展;又有不同的评价方案,重视多样性。所以,学生的发展,是一般水平的发展和共同标准的达成,也是千差万别的自然本性的发展,是个体自身各方面的和谐发展,是因人而异的全面发展。
  学校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多样性,营造一个真实的学习共同体,让学生在差异中学习,教会他们重视自己的力量和互相帮助;学校教育也应该有一种胸怀、有一种现实制度宽容那些没有全面发展的学生,学生原来是什么材料,就按这个材料,让他更好地发展起来,“长者成其长,短者成其短”,从而满足每位学生的需求,满足他们的差异性,发展他们的个性,让他们自由、和谐地健康成长。
  3.理想的教育是因人而异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使个人获得发展,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发展能使学生在一个复杂社会中有效生活的那些特性。”(布鲁姆,1981年)一个和谐发展的学生学习成绩不一定十分优异,但他总有某些值得引以为骄傲的特质,最终将成为他事业成功的基础,并在他热爱的领域取得更多、更大的成绩。一个学生不可能样样都强,但也很少有人样样都弱,关键是要形成一种最佳的结构组合,培养各种类型的人才。
  所以,因人而异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才是理想的教育。应以人为对象,以人的自身发展为目的,在环境中开发学生潜能,丰富和深化其自身与家庭、同伴、社会的关系,促进其特点、优势更加明显,从而促使其全面和谐地发展,促使个体与自然、社会和谐地发展。所以,理想的教育是充分考虑生命性、整体性和关联性的教育,是因人而异地对学生实施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据此才能赋予一个人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也赋予其人文观,让学生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胸怀;理解历史、珍惜现在、共创未来。也就是既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又有变革社会的能力,具有创造性地应对多元的、不断变化着的环境的能力。
  二、人性话的课程与教学
1.协同课程与教学目标——适合学生的发展
  学校教育如果以学科为重心,必然是利用学校教育为学科发展服务,培养学科的专门人才和后备力量;如果以教育为重心,则应该是利用学科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观念。传统的课程过于关注知识和技能,而把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其他价值成为附庸,变得可有可无。这种教学结果是在强化知识的同时,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所以,我们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必须实现课程功能的改变,强调探求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也许有时一无所获,但却是学生学习、成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强调,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应当成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教育内容的科学性——课程和教学内容适合学生                                                                                              
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需要现代化的课程内容。因此,课程内容应体现现代化,改变目前部分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象,重新确立每门学科领域内的“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处理好现代社会需求、学科发展需求与学生发展需求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中的关系。当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教育必须尊重这种客观规律。
  我们更应认识到,必须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不难发现,对于学习者自身来说有意义的事情很容易学习。所以,教育学生时,不应该是传授我们认为有意义的东西,而应该尊重学生认为有意义的东西,或者把我们认为有意义的东西赋予学生的意义。也就是说,课程和教学的内容必须赋予学生的意义。
  所以,真正的教育是通过对学生的理解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来展现和发展学生的自然,而不是塑造学生。这就要求教育始终贯彻因人而异的原则。
  3.最大化的自由选择——让课程适合学生
  我们应努力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这一问题主要涉及由谁来决定儿童的课程,既然儿童是社会的、国家的、学校的、家长的、教师的,而且也是他自己的,那么决定儿童课程的主体就应该是一个共同体,而不是学科专家一家说了算。因此,课程权力需要重新分配,明确三级课程管理机构的职责,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要想培养一个健全的人,一个有个性的人,教师就要尊重学生的特性,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挖掘他特有的潜能,即“因材施教”。这样我们在设置课程的过程中,要注重多样性,给学生选择课程的权利、机会,满足学生的需要,让学生“无为而学”:只是为了满足兴趣、求知欲、好奇心而已。当然,这种选择不应违背科学的逻辑和教育的规律,是在一定范围内的自由选择。遵循和利用教育规律和科学逻辑是手段,而满足学生的需要是目的。让学生既有全面发展的可能,又有某一特长发展的可能。同时,应视学生为开发课程的主体,动员他们积极参与。
  4.弹性化的学习进度——让教学过程适合学生
  每个学生生来具有创造性,具有独特的身体、认知、情感、社交、审美和精神的需求和能力,也具有无限的学习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就在于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才,“让每一个孩子都抬得起头来”(苏霍姆林斯基)。但是,每个人的智慧类型不一样,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不一样。客观上存在着个体差异,并不是所有学生的学习速度是相同的,也并不是每位学生的学习速度在任何时候总是相同的。当教学太慢,学生会感到枯燥;当教学太快,学生会因赶不上而不感兴趣。只有当教学根据个别差异,以最大程度的个别化方式进行时,才能取得最大的功效。
  为此,我们应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和有价值的生命体,在教育中运用学习风格、多元智能和学习心理学等理论。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学习方式的个性化,根据不同学生的智力特点,采用适异的教学手段、方法和策略,实施个性化教学,让不同的学生能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策略和活动进行学习。要为学生创造充分的自主钻研的空间,鼓励引导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式、按自己的学习进度自主地进行学习,从而有效地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每一个学生的多元智力优势,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促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另外,我们应倡导建构性学习。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人,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课本、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观念。
  三、人性话的教育制度
1.建立人格化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状态
  后现代主义给我们教学评价提供的新视野是:每个学习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学不能以绝对统一的尺度去度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发展程度,要给学生的不同见解留有一定的空间。这个世界本身就是多元的,我们的教学不能把学习者视为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而更应看作是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评价主要是为了发现问题、改正问题,而不是为了评等、排名。因此,应该确立正确的评价观,进行知识、能力、人格的全面评价,建立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结果和过程并重、静态与动态相统一、互评与自评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突出评价对改进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改变课程评价方式过分偏重知识记忆与纸笔考试的现象,以及过于强调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的倾向。应关注学生的状态,注重学生的发展,以人格化的评定代替标准化的考试,让评价指向学生个体,提供有益的反馈,帮助识别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提出今后学习的建议,让学生学会更多的学习策略,通过评定形成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进步的能力。
  2.创设人性化的环境,关注学生的生活
  学校是否持续发展的唯一标准是:是否让学生持续发展。所以,学校的管理要密切关注学生的状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状态,必须关注其学习和生活环境。努力改进学生的学习,真正配合学生心理需求,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现实生活;努力提供适合于学生年龄的生活环境,让他们在生活教育中学习并重组生活经验;努力使每位学生求学、生活经验充实而快乐,让学生不仅直接学到生活经验,而且间接地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
  3.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关注教师的状态
  学校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是否具有持续发展的教师。所以,学校的管理要密切关注教师的状态:教育者要有自己对教育独立的理解、有自己对教育的理想、有自己对教育的持久的追求。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以创新的精神吸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性格,使学生能够创造性地应对环境的变化。
  我们在学校管理中应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把“教师评价”改为“教学评价”。应考虑教师对教学生涯的期望,提供令人满意的发展机会,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应支持教师为提高教学质量所作的努力,重视和表扬教师的工作成绩和贡献,提高他们的自尊心。总之,成功的教师评价制度会激发教师的动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促使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关系的和谐,从而取得共识,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总之,只有根据时代的特点不断地调节思想、发展观点,才能成为教育变革的主动者;只有根据特定的教育目的、教育任务、教育对象、教育场景和教育者自身的条件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方式,才能构建出更适合学生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