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推荐课题
第2篇【以“优势”看本届高考作文命题】分析

以我们养成的客观世界的优势看本届高考作文...

2024-05-29 课题学习网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 负责人:
二、以我们养成的客观世界的优势看本届高考作文命题材料
全国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优势作文》首席专家  朱望新
 
    在前面两册教材的学习和训练中,我们不仅着重培养了主体精神世界的优势,还以更多的篇幅和精力来专注于养成客体世界的优势。这包括了客体人文世界和客体自然世界的深入探索。特别是在人文世界的丰富内容中,我们紧跟世界主流文化的发展步伐,有针对性地安排了科学世界和艺术世界的优势养成训练。
    如今,我们以这些已经养成的客观世界优势来审视本届高考作文命题材料,可以说我们处于极为有利的位置。我们不仅有能力发掘出那些与我们的优势紧密相连的“优势主题”,更能由这些“优势主题”引导出属于我们独特的“优势题材”。
    这里想强调的是,我们需要将这些已经内化为自身优势的客体世界知识与高考作文命题相结合。当我们的优势主题与高考作文的主题相契合时,我们就能自然而然地引出属于我们的优势题材。这一点对于我们这些即将步入考场的学子来说,无疑是胸有成竹的保证。我们可以自信地面对挑战,用我们优势的主题和题材构建出优秀的高考作文小屋。
    总体来看,今年高考作文命题可能涉及的主题,不管是采撷自精神世界,还是客体世界,基本要满足这两个条件:
    一是有新意。那些陈旧的故事、编纂的往事和低幼的寓言故事,因为在前些年遭到了语文科研和一线教师的“扔鞋”(某著名语文杂志甚至刊登出这样的论文《向高考作文命题及其衡文观扔鞋》),命题者应该会汲取教训。那些具有生活气息、社会滋味、时代特色的新意材料更大概率被采撷进高考作文命题。
    二是哲思味。进入命题者视野的材料除了有新意之外,还得有哲思味。要能启迪考生感悟、思考;能够将考生引向哲理的、理性的思辨(有的专家说“引入高阶思维”,表述不同,所指近似吧)。
    下面我们在这两个条件基础上,以我们各领域的“优势”来推导、画像,看看本届高考作文命题采撷的新材料到底会是一幅怎样的模样。
    (这里需要申明的是:我们不猜题、不押题。我们仅仅是通过一些好感知的举例,让同学们来探索、认知今年高考作文命题在主题、题材等方面的一些呈现姿态;我们仅仅是想和同学们一道以科学的态度、精神备考冲刺,提高作文模拟、实战训练的有效性。)
 
    1、主体精神世界的命题新材料
    以我们在本教材第二册《践行优势》养成的“主体精神世界优势”看,本届高考作文命题的“新材料”,在这些方面值得我们关注:
    新材料一:现代社会,人们往往为焦虑所困,有人说:焦虑影响我们的学习效率;有人说:焦虑与幸福无缘;有人却说:焦虑是创造力的根基……对此你有怎样的感受和思考?
    这个材料的主题是“焦虑”。在现代社会,人们普遍面临着各种压力,焦虑情绪日益普遍。材料列出了关于焦虑的不同观点,旨在引发考生对于焦虑的多元思考。考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探讨焦虑对个人学习、生活和创造力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和处理焦虑情绪。
    我们可以从“焦虑的多维度影响与应对策略”等方面去提炼主题。
 
    新材料二:“内卷”作为一个学术术语,起初用来表示“一种内部不断精细化的文化现象”。2020年以来,“内卷”一词逐渐走入大众生活中,开始用来表示内耗或者付出的努力更多,但是得到的回报不变甚至更少的一种现象。形成“内卷”的原因大概有:囚徒理论、资源减少、竞争加剧、个人要求提高……对待“内卷”,关键在于心态:你可以笑看风云,不被外物裹挟;你可以投入某种行业,乐之好之而感觉不到“卷”;你也可以进入圈内,把“卷”当成个人能力的最佳证明;你还可以跳出“卷”的圈子,另辟蹊径……
    这个材料的主题是“内卷”。内卷是近年来社会热议的话题,反映了社会竞争激烈、资源有限、个体压力增大的社会现象。材料描述了内卷的含义、成因以及对待内卷的不同心态。这要求考生能够理性分析内卷现象,思考如何在内卷的环境中保持积极的心态,寻找个人的发展方向。
    主题发掘:内卷现象下的个人选择与心态调整等。
 
    新材料三:几百年来,王阳明的思想影响了海内外无数学人,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康有为等都从中受益;许多青年学子也颇为喜爱他的名言,如: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君子如玉亦如铁。……
    (注:为了不让考生不为文言所困,某些名言翻译为了现代文。)
    阅读这些名言你有什么感悟和思索呢?请选择两三句,自主立意,写一篇作文。
    新材料三内涵与主题分析:
    这个材料的主题是“王阳明的思想”。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他的心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材料列举了王阳明的几句名言,要求考生选择其中两三句进行感悟和思考。这些名言涉及内心世界、自我修养、志向、心态等方面,旨在引导考生思考如何提升个人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主题提炼:王阳明思想与个人修养、人生志向的关联。
 
    新材料四:习近平总书记在旧金山的演讲中提到:地球足够大,足以容纳中美两国,我们的成功是彼此的机遇。这句话给你怎样的启示?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
    ……
    如果今年的高考作文,出现了这样的材料命题,你会如何去提炼主题、谋篇材料呢?你应该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呢?
    以新材料四为例,我们看看对这样的命题材料应该怎样审题立意、谋篇布局?你应该如何去发挥自己养成的“主体精神世界优势”?
    提炼主题:  
    地球是一个共享的空间,不同国家的发展不是零和游戏,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成功的定义不是单一的,一个国家的成功不应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反而可以成为其他国家发展的机遇;
    别人的成功不是我内卷的理由,而是我发展的机遇;
    参差多态,各美其美。
    谋篇布局:  
    作文开头:简要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演讲,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地球之大,足以让各国共同发展,一个国家的成功可以成为其他国家的机遇。
    论述部分:
    - 阐述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 分析中美两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互补性,说明双方的成功是如何成为彼此的机遇。
    - 举例具体合作项目或成功案例,如中美在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合作。
    反面论证:
    - 讨论“零和博弈”思维的局限性和危害,对比说明合作共赢的重要性。
    作文结尾:
    - 重申主题,强调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应该摒弃零和思维,寻求共同发展。
    - 提出对未来的展望,呼吁更多国家加入到合作共赢的行列中来。
    发挥自己的“优势”:
    结合自己对国际关系的理解和认识,深入分析材料,提出独到的见解。
    利用自己平时积累的案例和数据,丰富文章内容,使其更具说服力。
    注重文采和逻辑性,使文章既有深度又易于理解,展现出自己的写作优势。
 
    2、客体人文世界的命题新材料
    在深入探讨本届高考作文命题的“新材料”之前,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在《践行优势》中所培养的“客体人文世界优势”。这一“优势”,不仅让我们更全面、深刻地地理解人文世界的多元性,还为我们分析作文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新材料一:培训机构向家长们广而告之:“你来,我培育你的孩子;你不来,我培育你孩子的竞争对手。”   
    该材料揭示了现代教育背景下,培训机构对家长产生的心理压力,暗示了当代教育的竞争态势及其背后的社会焦虑。  
 
    新材料二:工业时代是把人变成机器;人工智能时代是把机器变成人。
    该材料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对比:工业时代与人工智能时代对人与机器角色的不同定位。在工业时代,人们往往被迫像机器一样机械、重复地工作,而人工智能时代则试图赋予机器更多人类的特质与智能。这一材料反映了技术进步带来的社会变革,以及我们对“人”与“机器”界限的重新思考。
如果对这个材料立意谋篇,要注意这些方面:
    首先,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文优势”,深入理解材料背后的社会现象和其反映的时代变迁。我们可以从“人与机器角色的互换”这一思路出发,探讨技术进步对人类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影响。
    在谋篇布局上,我们可以采用对比的手法,先描述工业时代人的“机械化”现象,再阐述人工智能时代机器的“人性化”趋势,最后分析这些变化给社会和个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新材料三:一批“90后”艺术生将《琵琶行》改编成流行歌曲,这首5分半钟的歌曲,将白居易《琵琶行》600多字的诗全编了进去,毫无堆砌之感,副歌部分还用了戏曲唱腔。上传到网上仅两天,就收获2万多次点击。网友纷纷评议:有的说,终于可以让诗词的光照进生活;有的说,总算找到了背古诗的正确姿势;有的说,可以让诗歌进入高考作文了……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受、思想,请写一篇文章以表述。
    该材料讲述了《琵琶行》被改编成流行歌曲的故事,这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也显示了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新理解和接受方式。这一材料引导我们思考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及如何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新材料四:新质生产力中的“新”,指的是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领域、新动能;“质”指的是质量、质地、本质、品质。新质生产力,特点在“新”,要点在“质”,落脚点在“生产力”。
    该材料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强调了“新”与“质”的重要性,并指出了其最终服务于“生产力”的提升。这一材料引导我们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向,思考如何在保持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创新。   
 
    新材料五:北京大学中文系著名教授陈平原曾说:我要用北京的胡同,撬动中国现代文学。陈教授在北大开设的通识课程《北京研究》,曾吸引北大二十个院系上百名学生修课。
    陈平原教授谈到:“思前想后,我定了十个字,作为这一回“北京研究”课程的支柱:山/川、都/市、人/文、古/今、中/外。依据这个思路,再来寻找合作者,编排相关的课程大纲。”(陈平原《为何以及如何在北大讲北京——文史》)
 
    如果今年的高考作文,出现了这样的材料命题,你会如何去提炼主题、谋篇材料呢?你应该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文优势”呢?
    下面以新材料五为例扼要分析:
    提炼主题:
    主题可以聚焦于“城市与文化的交融”,或者更具体一些,“从北京胡同看中国现代文学与都市文化的互动”。这个主题能够很好地结合陈平原教授的观点,将北京的胡同作为文化和历史的载体,探讨其如何影响和撬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同时反映出都市与文化、人与城市的相互关系。
    还可以将主题定位在“陈平原的通识课为何广受北大各专业的学生喜爱”,北大的理科中国一流,为何这么多理科学生要选修“北京的山水、文史”呢?任何专业的学习,都可以在本地自然、文化、历史中找到所需要的东西
    谋篇布局  
    开篇部分:
    - 简述陈平原教授的观点和《北京研究》课程的影响,引出作文的主题。
    - 提出论点:北京胡同作为文化和历史的缩影,如何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正文部分:
    - 第一段:介绍北京胡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说明胡同作为老北京的生活空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 第二段:分析胡同文化如何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可以举例说明现代文学作品中出现的胡同元素,以及这些元素如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文情怀。
    - 第三段:探讨胡同与现代都市文化的互动关系。可以讨论胡同文化在现代都市化进程中的变迁,以及这种变迁对现代文学创作的影响。
    结尾部分:
    - 总结胡同文化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 呼吁人们关注和保护传统文化,让历史与现代在和谐中共存。
    发挥“人文优势”  
    在作文中,考生可以结合自身对于历史文化的理解和感悟,深入挖掘胡同文化与现代文学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展示自己对文学的独到见解;也可以结合当下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保护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这样不仅能体现考生对文学和文化的深刻理解,还能展示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总的来说,考生在面对这样的命题时,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文优势”,将文学、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写出一篇有深度、有见解的文章。
 
    3、客体自然世界的命题新材料
    以我们在本教材第二册《践行优势》养成的“客体自然世界优势”看,本届高考作文命题的“新材料”,在这些方面值得我们关注:
新材料一:日前,某中学发出《未来七日,落叶不扫》的倡议,校园内启动“只捡垃圾,不扫落叶”模式。校园里香樟树的红叶与芒果树的黄叶簌簌落下,在地上铺了一层红黄交错的地毯。不少在校学子、毕业校友、校外人士纷纷走进校园。人们置身校园,信步大自然馈赠人类的地毯上:有的拍下美景,留住回忆;有的心旷神怡,驻足凝思;有的撰诗写文,抒情畅想……
    学校的这一倡议,引发你怎样的感怀、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写一篇文章。
    注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
    这个材料通过某中学“落叶不扫”的倡议,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温馨场景。这一材料引导我们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提倡珍惜自然之美,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也是教育理念的一种提升。这样的命题鼓励考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体验自然,进一步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新材料二:面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重大风险,全人类是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呼唤实际行动和有力作为。中国率先出资 15 亿元人民币,成立云南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启动北京、广东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这些清晰、切实的举措,彰显了中国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愿景的决心和信心。
    这个材料关注的是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的全球性问题,特别突出了中国的积极应对措施。这一材料体现了全球视野下的环保责任感和大国担当,激发考生思考全球性问题与个体、国家行动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应对生态挑战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新材料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斜风细雨不须归。”一首首诗词,一幅幅青山绿水图,鲜活地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今天,建设美丽中国,发展中国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国民心中新的愿景。
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其含义,写一篇文章,参与学校组织的“美丽中国”征文活动。 
   这个材料引用古典诗词,描绘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图景,并联系到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这种命题方式不仅富有文化内涵,还引导考生关注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以及如何将这种智慧应用于现代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的愿景。
    以上这三个新材料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既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又展示了人类在面对环境问题时的积极态度和实际行动。这样的命题无疑能引导考生深入思考并关注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新材料四:这是一片神奇的叶子,它散发着浓郁独特的香气,浸润千年;这是一座充满生态智慧的山,林茶共生、人地和谐,体现出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朴素智慧……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项目日前在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一山一叶铸传奇——探秘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新华社2023-09-19)
 
    如果今年的高考作文,出现了这样的材料命题,你会如何去提炼主题、谋篇材料呢?你应该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自然优势”呢?
    下面以新材料四为例,进行抛砖引玉式的分析:
    提炼主题:  
    新材料四描述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的文化景观,强调了其千年历史、独特香气、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等元素,以及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的荣誉。从这些信息中,我们可以提炼出几个核心主题:
    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材料中提到“林茶共生、人地和谐”,这体现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
    2.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景迈山古茶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反映了对文化遗产的珍视和保护。
    3.茶文化的独特魅力:茶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香气和千年历史彰显了茶文化的深厚底蕴。   
    4.传统文化的智慧:景迈山茶区远离都市,远离现代科学,但是它设置的用周围高大树林为茶林防风、防虫,茶林与周边生态共生等,解决了现代科学所面临的诸多生态难题,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智慧。
    谋篇布局:
    在谋篇布局时,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某一主题展开:
    作文开头:简要介绍景迈山古茶林的文化景观,并引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主体部分: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描述古茶林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强调人类活动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阐述景迈山古茶林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以及我们应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遗产。
    茶文化的独特魅力:介绍茶文化的发展历程、独特香气和品饮方式,展示其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影响。
    作文结尾:总结全文,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文化遗产保护和茶文化独特魅力的重要性,并呼吁更多人关注和参与到这些事业中来。
    发挥“自然优势”: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利用自己对自然的感悟和对茶文化的了解来丰富文章内容。例如,在描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时,可以引入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生态平衡重要性的认识;在介绍茶文化时,我可以结合自己的品茶经历和对茶文化的研学来深入阐述其独特魅力。通过融入个人独特经历和感悟,使文章更加真实、生动并富有感染力。
 
    4、科技世界的命题新材料
    以我们在本教材第二册《践行优势》养成的“科技优势”看,本届高考作文命题的“新材料”,在这些方面值得我们关注:
    新材料一:脑机接口是一种将人脑与计算机或其他外部设备连接起来的技术,通过捕捉和解读大脑活动,实现人脑与外部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和交互。这种技术的出现,将思维与科技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新材料一展现了一个前沿科技领域——脑机接口技术的魅力。这项技术能够将人脑与计算机或其他外部设备相连接,捕捉并解读大脑活动,从而实现人脑与外部设备的直接通信与交互。这种科技的涌现,不仅将思维与科技融为一体,更为人类开辟了前所未有的新可能。
 
    新材料二:
    爱因斯坦晚年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上班,他说“我去上班,只是为了能与哥德尔一起散步回家。”两位伟大的学者漫步在普林斯顿的小路上,是一道独有的学术风景。
    乔布斯说:“我愿意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
    上面的材料给你以怎样的感受、思考,请下一篇文章予以表述。
 
 
    新材料二不管是爱因斯坦还是乔布斯,都在告诉我们思想对科技的重要性。哥德尔是著名的数学家、思想家,他连人类最牢固的科学底基——数学,都能推导出其不完备性;这样的思想魅力,爱因斯坦能不喜欢和他交谈吗?至于乔布斯愿意用全部的科技去换取交谈机会的苏格拉底,更是西方思想的开山鼻祖。从材料中我们应该还能读出科技和学习科技并不那么神秘、教条,学习知识、熟记定理公式固然重要;对话、思想更重要。当然,我们还可以从“科技与人文”的关系等维度去发掘材料的内涵。
 
    新材料三:
    在科学领域,“求是”很难,不管有多么丰富的经验事实都很难严格证明为“是”;相反,有时仅仅一个“不”,即反例,就足以否定整个科学原理或科学定律。正是如此,“求不”也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求得一个领域的“不”并不是认识的终结,它正是一个全新领域求“是"的开始。
    上面材料中“求是”与“求不”的关系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新材料三深入剖析了科学研究的本质,即不断追求真理、不断证伪与再证实的过程。它鼓励我们以批判性的眼光看待科学知识,认识到科学发展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同时,这一材料也启示我们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如何正确处理“是”与“不”的关系,以开放的心态面对未知和变化。  
 
    新材料四:
    原子核物理学之父卢瑟福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而且是杰出科学导师。在他的助手和学生中,先后有12人获得诺贝尔奖。
    一天深夜,卢瑟福走进实验室,发现有一个学生仍然在工作台上。
    “这么晚了,你还在做什么?”卢瑟福问道。
    “我在工作。”学生随即回答说。
    “那么,你白天做了什么?”卢瑟福又问。
    “我也工作。”学生回答。
    “那么,你早晨也工作吗?”
    “是的,教授,早晨我也工作。”学生带着谦恭的表情,并等待着导师的赞许。
   卢瑟福沉吟了一下,随即问道:“可是,这样一来,你用什么时间思考呢?”
    上述材料是不是让你引发了一些对科学或其他方面的思考?请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看法。
    新材料四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场景:原子核物理学之父卢瑟福深夜发现学生仍在实验室工作,进而询问学生的工作时间安排。在得知学生全天候投入工作后,卢瑟福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可是,这样一来,你用什么时间思考呢?”
    这段材料不仅揭示了科学工作中努力与思考之间的平衡问题,而且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在当代快节奏生活和工作压力下,如何合理分配时间、保持深度思考的重要性。它鼓励我们反思:在追求目标和成果的过程中,是否忽视了思考和策略规划的重要性?是否为了忙碌而忙碌,却忘记了停下来审视和调整自己的方向?
    议论文写作建议:  
    提炼主题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努力与思考的平衡:在科学研究和任何工作领域中,单纯的努力并不总是等于高效的产出。没有充分的思考和策略规划,再多的努力也可能只是低效的重复。
    2.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如何合理分配工作时间和思考时间,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3.深度思考的价值:在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往往被各种信息和任务所淹没,但真正能推动我们前进的,往往是那些经过深度思考后的决策和行动。
    4.对于我们的学习、工作和复习备考亦同理;思考是多么重要,没有思想是多么可怕。
    在谋篇布局上,可以采取以下结构:
    开头:简述材料内容,引出文章要讨论的主题、论点。
    正文:
    第1段,分析学生全天候工作的现象,探讨其背后的动因(如压力、期望等)。
    第2段,阐述卢瑟福提问的深意,强调思考和策略规划的重要性。
    第3段,举例说明在科学、艺术、商业等领域中,那些通过深度思考和策略规划取得成功的案例。
    第4段,讨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的复习备考中,找到努力与思考的平衡,以思想来提高高考成绩;而且这也是新高考的发展方向。
    结尾:总结全文,强调深度思考和合理时间规划在各个领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
    在发挥自己的“科技优势”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材料,人家都是用那些碎片化的、人云亦云的素材;而我们已经通过学习和训练已经养成了那么多的触动过我们心灵的、已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学业中的科技题材,这些题材无疑能使我们的作文比别人更优秀。
    另一个是科技思想,我们可以列举若干经典的材料来证明“深度思考的重要性”;但是这种经验总结式的论证是缺乏深度的,这也是中国考生的通病。你可以列举很多很多事例来证明“太阳会在明早的东方升起来”;但是人家只要再追问一句“总有一天太阳再也不会升起来了”,我们的论证是不是就站不住脚了?因此,我们在论证时,在鲜活的题材基础上,必须加强理性分析、论证,加强逻辑推导。这正是我们在“养成科技优势”训练时所特别注重的,这种优势是多少好的材料都换不来的;而且卢瑟福的这个材料,强调的正是理性思考、科学思想的重要性。
 
    5、艺术世界的命题新材料
    以我们在本教材第二册《践行优势》养成的“艺术优势”看,本届高考作文命题的“新材料”,在这些方面值得我们关注:
    新材料一:
    丰子恺在《人生求缺不求满》一书中谈到:
    生活因极简而至美,人生因留白而自在。
    “人生随处皆不满,欲图解脱,唯于艺术中求之”,在他看来,追求艺术可以摆脱烦恼。当然在这里所言的艺术,不仅仅是指漫画、书法、散文,更是包含在其作品中的佛家思想与智慧,仔细观察,在生活的细微处就可以发现美与惬意。
    丰子恺的人生感悟对你产生了怎样的触动和启迪呢?请写一篇作文来谈谈。
    咱看看北京某同学对材料的解读——
    在丰子恺的《人生求缺不求满》中,他娓娓道来了“生活因极简而至美,人生因留白而自在”的哲理。这不仅是对生活方式的独到见解,也蕴含着对艺术、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留白”原是中国画中的一个重要技法,画家在画布上故意留下的空白,给予观者无限的想象空间。丰子恺巧妙地将这一艺术概念引入到人生哲学中,提出了“人生因留白而自在”的观点。他认为,人生不必过分追求完美和满盈,有时候,留一点空白、留一点缺憾,反而更能体现出人生的韵味和深意。
这种“留白”的哲学,也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在这个快节奏、高效率的时代,我们总是习惯于把每一分钟都填满,却忽略了给自己留下思考和休息的时间。我们害怕“留白”,因为它可能代表着浪费、代表着无所事事。但丰子恺却告诉我们,“留白”不仅不是浪费,反而是一种智慧,一种自在的生活方式。
    通过追求艺术,我们可以暂时摆脱尘世的烦恼,找到内心的平静。而丰子恺所说的艺术,并不仅限于传统的书画、音乐等,它更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美,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发现。正如他所说,在生活的细微处,我们就可以发现美与惬意。
 
    新材料二:
    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泰戈尔《飞鸟集》
    我们民族在欣赏艺术上存乎一种特性,花木重姿态,音乐重旋律,书画重笔意等,都表现了要用水磨工夫,才能达到耐看耐听,经得起细细的推敲,蕴藉有余味。——陈从周《说园》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咱看看上海一同学对材料的解读——
    泰戈尔的诗句“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以及陈从周在《说园》中关于我们民族欣赏艺术的特性的描述,都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艺术的独特韵味和深厚内涵。
    艺术之美,往往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历时间的打磨和沉淀。正如鹅卵石经历水的冲刷和磨砺才能变得圆润完美一样,艺术作品也需要艺术家们用心雕琢、反复修改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这种“水磨工夫”不仅是对技艺的锤炼,更是对心境的修炼。
    无论是花木、音乐还是书画,我们民族在欣赏艺术时都表现出对细节和内涵的极致追求。这种追求体现在对每一个笔触、每一个音符的精心打磨上,也体现在对整体意境和氛围的营造上。正是这种孜孜不倦的追求和精益求精的态度,才造就了我们璀璨的艺术瑰宝。
    这些材料让我深刻认识到,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艺术,都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体验。艺术不仅仅是表面的华丽和技巧,更是内心深处情感和思想的表达。只有当我们用心去揣摩、去理解,才能真正领略到艺术的魅力。
 
    新材料三:
    明代著名书法家汤临初《书指》云:“书必先生而后熟,亦必先熟而后生。始之生者,学力未到,心手相违也;熟而生者,不落蹊径,不随世俗,新意时出,笔底具化工也。”这句话阐述了学书的过程,体现了他对中国书法艺术中“生”与“熟”的思考。
    汤临初关于“生”与“熟”的艺术见解,也能在其他社会生活领域给我们以启示。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咱看看广东一同学对材料的解读——
    明代书法家汤临初在《书指》中关于书法“生”与“熟”的论述,不仅揭示了书法艺术的内在规律,也给我们提供了关于学习和生活的深刻启示。
    在书法艺术中,“生”代表着新颖、独特和创造性,而“熟”则意味着熟练、稳定和规范性。初学者往往因为技艺不熟练而显得“生”,但随着不断练习和领悟,逐渐达到“熟”的境界。然而,真正的艺术家并不会止步于此,他们会在“熟”的基础上寻求新的突破和创新,从而再次回归“生”的状态。
    这种“生”与“熟”的循环往复不仅存在于书法艺术中,也贯穿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在学习新知识或技能时,我们最初会感到陌生和困难,但随着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会逐渐掌握并熟练运用它们。然而,真正的学习者并不会满足于此,他们会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寻求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
    汤临初的书法理论启示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通过不断练习和反思达到熟练的程度。同时,我们也要保持一颗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在熟练的基础上寻求新的突破和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保持竞争力和创造力;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写好高考作文。。
 
    新材料四:

    这是中央美术学院毕建勋教授创作的巨型中国画《打人》,整幅画长约4米,高约七米,气势宏伟,撼人心魄。
    正如莫言所说,毕教授所作《打人》,或许正意欲以鸿篇巨制警醒万千世人,唤醒人心中沉睡的爱,对他人、对自己、对全人类的爱。
    只有爱,才是《打人》的唯一主题。
    以上中国画和莫言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你一篇作文。
 
    如果今年的高考作文,出现了这样的材料命题,你会如何去提炼主题、谋篇材料呢?你应该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优势”呢?
    我们请了才子之乡江西临川的一个同学解读材料并模拟写作。
    中央美术学院毕建勋教授的巨型中国画《打人》很有艺术感染力,寓意也颇耐人寻思。
    莫言对该画的解读,强调了画中蕴含的“爱”的主题,认为这幅画旨在唤醒人们心中对他人、对自己以及对全人类的爱。
    对于我们高中学生来说,我们会想到鲁迅笔下的“旁观者”;会想到校园霸凌者;甚至会联想到自己的一些生活状态。

《由<打人>到校园霸凌:爱,不可或缺的力量》
 
    当我们在展览中欣赏中央美术学院毕建勋教授的巨幅画作《打人》时,不仅被其震撼的视觉效果所吸引,更被画作所蕴含的深意所触动。正如莫言先生所言,这幅画以宏大的场景和深沉的色彩,唤醒了人们心中对他人、对自己以及对全人类的爱。然而,当我们把视线从画作中移开,转向现实生活中的校园,却发现一种与画作中相似的现象——校园霸凌,正在悄然发生。
    校园霸凌,这个看似遥远却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词汇,实际上正影响着许多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打人》这幅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倒在地上的受害者,以及周围那些或惊讶、或担忧、或漠不关心的旁观者。这些旁观者,不正是校园霸凌中的那些沉默的大多数吗?他们或许因为害怕、或许因为冷漠,而选择了沉默,任由霸凌行为在校园中蔓延。
    画面中的人物有几十个之多,但角色只是三个:打人者、被打者和看客。这幅画给人震撼还有“对我们每个同学角色转换的惊醒”。我们今天不是打人者,不是被打者;但是我们曾经是不是打人者、被打者;我们将来会不会成为打人者、被打者?校园霸凌现象很复杂,但往往都是这三个角色之间微妙转换所导致。
    校园霸凌,是一种伤害。它不仅对受害者造成身体上的伤害,更对其心理造成不可磨灭的创伤。受害者在霸凌的阴影下,往往感到孤独、无助和绝望。他们可能会因此失去自信,甚至产生自卑心理,影响其一生的成长和发展。而施暴者,则可能在霸凌行为中逐渐迷失自我,走向犯罪的深渊。
    然而,正如《打人》这幅画所深沉呼唤的,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可以化解仇恨、消除冷漠,让校园重新充满温暖和阳光。如果我们能够能够从鲁迅笔下的“看客”角色跳脱出来,不再选择沉默,而是勇敢地站出来,用爱去感化那些施暴者,用爱去温暖那些受害者,那么校园霸凌的现象将会得到有效遏制。
    当然,要消除校园霸凌现象,还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应该加强宣传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明白校园霸凌的危害性;同时,也要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机制,对校园霸凌行为进行及时干预和处罚。家长也应该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让他们明白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零霸凌”的校园环境。
    总之,《打人》这幅画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爱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力量。让我们携手起来,用爱去化解校园中的矛盾和冲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和谐、温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