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不确定性】推演
北京卷的不确定性
2024-06-03 课题学习网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 负责人:
(二)北京卷的不确定性
全国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优势作文》首席专家 朱望新
前言:六、不确定性
在《高考优势作文》系列的前两册中,我们已经深入探讨过两个相似却又截然不同的主题:薛定谔的猫和生活中常见的吃鱼、捕鼠的猫。
在全球科学文化的浪潮中,如果一个高中生未曾听闻“薛定谔的猫”这一概念,那几乎是不可想象的。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关于“鬼魅般的超距作用——量子叠加态”的研究,而“薛定谔的猫”恰恰是对这一生命叠加态的实验探讨。
“薛定谔的猫”,这一思想实验,由著名物理学家薛定谔于1935年提出。实验中,一只猫被置于一个装有少量镭和氰化物的密闭容器内。镭的衰变具有概率性:若发生衰变,将触发机关导致猫死亡;若不衰变,猫则存活。按照量子力学理论,由于镭的放射性衰变与未衰变状态叠加,猫便处于一种既生又死的叠加态。然而,从逻辑上讲,不可能存在一只既死又活的猫。唯有打开容器,方能确定猫的生死。该实验旨在从宏观角度解释微观的量子叠加原理,将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与宏观生命体相联系,进一步探索观测对量子状态的影响。随着量子物理学的不断演进,“薛定谔的猫”所引申的概念已触及平行宇宙等更深层次的物理与哲学议题。
对于那些优势养成不在现代科学方面的同学来说,可以不完全理解量子纠缠与叠加态,或者夸克的超距作用;但对“薛定谔的猫”所蕴含的不确定性原理和哲理没有一点领悟,恐怕连写高考作文都会显得脑力不足。这种领悟不仅对于理解科学原理至关重要,更能在高考作文中展现深厚的思辨能力。
2018年全国卷二作文为什么选择了二战时受伤的飞机来考大家?因为这些受伤飞机包含着一个原理——幸存者偏差;这个命题就是把科学的原理转化为了高考作文的哲理。
除了“薛定谔的猫”,不确定性原理的另一重要表述来自1927年量子之父海森堡的论断,他指出我们无法同时精确测定一个基本粒子的位置和动量。这一原理同样触及到深邃的哲学思考,正如海森堡所言:“在因果律中,我们不能确切知道现在的所有细节,这是一种原则性的事情。”如果我们连宇宙当前的状态都无法精确测量,那么未来的预测便更加无从谈起,这无疑对确定性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
不确定性原理不仅在物理学领域引起波澜,在数学界亦有所体现。爱因斯坦的哥们著名数学家哥德尔就从数学角度对不确定性进行了论证,其影响深远,跨越了数学之外的多个领域。
“薛定谔的猫”所象征的不确定性原理不出现在中国的高考作文中,命题者肯定有很多考量,有很多不确定性;能确定的是:2024年不考,不代表以后不考。
在全国卷的高考作文中也出现过猫,但是我们的猫是吃鱼、吃老鼠的猫;我们的猫与“薛定谔的猫”的距离,我想应该就是新高考作文改革的历程。
在众多的高考热点专题中,我们特意安排了“不确定性”,并不是说它在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中出现的概率有多大;而是考虑它对我们考生的复习备考和学业发展实在太重要了。
不确定性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科研等方面的一些畸形的姿态:
有人因循守旧,机械地遵循既定的规则和教条。我们熟悉的教育,就是把知识、定义、公式编辑为标准、教材的真理,强硬塞给学生;好像掌握这些真理,学生就能掌控世界,就能够“走遍天下都不怕”。可是,你问过我们学生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吗?外在的客观世界真的就这么简单确定?
有人则显得死板而缺乏变通,仿佛生活中的一切都必须按照预定的剧本上演。这种人喜欢站在上帝的视角来看问题,来安排自己和他人。可是,你是上帝吗,你能编写出上帝的剧本吗?
有人在研究中,认为世界和人就是一个机器,可以拆散成各种部件,搞清了这些部件就能认识世界和人类了。这些部件还可以还原为机器,这样就能掌握机器的功能和运行规律,就能决定世界和人类的发展。这种思想是真正的科学吗?
不确定性所揭示的“科学主义”、“机械唯物主义”的冥顽,实际上是对人类认知世界方式的一种挑战。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科学以其严谨的逻辑和实证精神,为人类打开了一扇通往真理的大门。然而,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世界并非像机械那样简单可预测,而是充满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不仅存在于微观的量子世界,也贯穿于宏观的社会经济领域。
引导考生认识世界,应该是高考作文的重要功能,但是考生所要认识的世界,绝对不是某些人所认为的“机械的、还原的、决定的”世界。这些人只不过是打着科学旗号的“科学主义”而已。
对于考生而言,认识并接受这种不确定性,不仅是一种科学素养的培育,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它要求我们从传统的机械思维中解脱出来,以更加开放和灵活的心态去面对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不确定性其实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它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和探索空间。
当我们学会理解不确定性时,我们的视野将变得更加开阔。我们会开始关注那些被传统科学所忽视的现象,探索那些未知的领域。这种探索精神,正是科学进步的不竭动力。同时,不确定性也教会我们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做出决策,如何在未知中寻找确定性,如何在变化中把握规律。
因此,不确定性对考生来说,不仅不是障碍,反而是一种有趣的引导。它引导我们去思考世界的本质,去挑战现有的知识体系,去创造新的理论和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逐渐认识到,不确定性并不是世界的缺陷,而是其丰富多彩、变幻莫测的魅力所在;我们也会逐渐领悟到,不确定性是我们学习、作文等方面不可或缺的一个主题。
(二)北京卷的不确定性
1、北京卷:文体二选一的标题式命题
题目一:
《叠加》
许多时候,成功和成就都是由无数的努力和付出叠加而成的;每一次的尝试,每一次的探索,每一次的坚持,都为这种叠加提供了可能。“叠加”不仅仅是一种积累,更是一种态度和哲理。
请以《叠加》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具体,论证严密,语言通顺,书写规范。
题目二:
《定力》
每个人都像是一艘航行在人生海洋中的小船,有时会遇到惊涛骇浪,有时会迷失方向。但总有一种力量,能够让我们稳住航向,坚定前行。这种力量,就是“定力”。
请以“定力”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主题明确,情节合理且引人入胜;人物描绘细腻,有深刻的心理描写;语言准确生动,书写整洁清晰。
2、题目导引
题目一导引:
命题思路解析:
《叠加》是一个典型的议论文题目,它不仅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还着重测试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对生活现象的深入理解。通过“叠加”这个概念,命题者希望引导学生思考成功背后的辛勤努力和持续积累的重要性,同时鼓励学生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小努力和尝试都保持认真的态度,因为这些看似微小的付出最终会叠加成显著的成果。
主题提炼:
主题集中在“叠加”这一概念上,强调成功和成就往往是由无数的努力和付出逐渐累积而成。这里的“叠加”具有双重含义:一是实际的积累过程,即每一次的尝试、探索和坚持都在为最终的成功添砖加瓦;二是这些积累背后所体现出的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态度和精神。因此,文章在论述“叠加”的实质意义时,也应挖掘其深层次的哲理。
立意角度:
(1)积少成多,点滴汇聚:可以从“叠加”的字面意思出发,论述每一次的小努力和付出都是构建成功和实现梦想的基石。例如,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次复习、每一次解题,都是在为最终的高考成绩叠加分数。
(2)态度决定高度:“叠加”不仅指物质或技能的积累,更代表着一种持之以恒、不断进取的态度。这种态度是通往成功的关键,因为只有持续不断的努力,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3)过程与结果的辩证:可以讨论“叠加”作为过程与最终结果之间的关系。每一次的“叠加”都是对最终结果的小幅提升,而这些小幅提升最终将汇聚成显著的成就。
(4)成功背后的艰辛:通过描述“叠加”的过程,展示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和积累。这可以激励读者珍惜每一次的努力,并认识到成功的来之不易。
(5)从量变到质变:“叠加”到一定程度,量变会引发质变。这一点可以从哲学角度进行深入探讨,强调积累的重要性以及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所带来的突破性变化。
在撰写文章时,考生应结合具体的论据,如名人事例、历史故事或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同时,注意论证的严密性,确保论点、论据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紧密而合理。最后,语言要通顺流畅,书写要规范整洁,以提升文章的整体质量。
题目二导引:
命题思路解析:
本题为命题作文,题目是《定力》。这一题目的设置,旨在考察学生对“定力”这一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通过记叙文的形式,生动、具体地展现出“定力”在人生航程中的重要性。命题希望学生通过自己的笔触,描绘出在面对人生风浪和挑战时,定力如何成为稳住航向、坚定前行的关键力量。
主题提炼:
“定力”是本文的核心主题。在人生旅途中,每个人都会遭遇各种挑战和困难,如同江流一叶小舟,时而平静,时而波涛汹涌。在这样的背景下,“定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仅是一种心理素质,更是一种面对困境不屈不挠、保持初心的能力。因此,文章需要围绕“定力”展开,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展现其内涵和价值。
立意角度:
(1)面对挑战,定力是成功的关键:可以从个人经历出发,叙述一个在面对重大挑战或困难时,如何依靠定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故事。例如,学习上的挑战、体育竞赛中的逆袭等。
(2)定力在人生选择中的重要性:人生路上充满了诱惑和分叉路,定力可以帮助我们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不被外界的纷扰所迷惑。可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人生选择的故事来体现这一点。
(3)定力是一种内心的坚守:在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浪潮中,保持自己的原则和初心需要极大的定力。可以通过描绘一个在社会大环境中坚守自我、不忘初心的人物形象,来展现定力的深层含义。
(4)定力的培养与锻炼:定力并非天生具备,而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和锻炼来提升。可以叙述一个关于如何通过各种方式(如冥想、坚持目标、克服困难等)来培养和增强自己定力的过程。
在撰写文章时,考生应注意记叙文的写作特点,即要有明确的时间顺序和生动的情节描绘。同时,要深入挖掘“定力”这一主题的内涵,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细节描写来展现定力在人生航程中的重要作用。语言要流畅自然,书写要清晰规范,以提升文章的整体阅读感受。
3、作文导写
题目一导写:
叠加
——积跬步,至千里
——积跬步,至千里
“叠加”不仅是一个科学概念,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哲理。叠加,是每一次细微努力的汇聚,是量变引起质变的必然过程。
学习,就是一个典型的叠加过程。回想起我的学习生涯,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离不开日日夜夜的勤奋和努力。记得刚上高中时,我对物理这门学科感到十分吃力。那些复杂的公式和定理,像是天书一般难以理解。然而,我并没有放弃。每天下课后,我都会留下来向老师请教问题,晚上也会花额外的时间去复习和预习。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努力,一天天叠加起来,最终让我在物理这门学科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除了学习,生活中的许多其他方面也都体现着叠加的哲理。比如,健身:曾经的我,体弱多病,连跑几步都会气喘吁吁。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决定开始健身。起初,我只能做几个简单的俯卧撑和仰卧起坐。但我没有气馁,每天都坚持锻炼。渐渐地,我发现自己能够做的动作越来越多,难度也越来越大。这种身体上的叠加效应,让我感受到了健康带来的快乐和自信。
在艺术领域,叠加的魅力更是无处不在。以绘画为例,每一笔、每一划都是艺术家心血的结晶。他们在画布上一次次地叠加色彩和线条,最终呈现出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这种叠加,是艺术家们对美的追求和执着。
然而,叠加并不仅仅意味着简单的累积;它更是一种智慧的选择,是对每一次努力的精准投放。在高三这个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和时间挑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进步?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叠加的策略。比如,我们可以将琐碎的时间利用起来,进行知识点的复习和巩固;我们可以将错题集进行归类整理,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并加以突破。这些看似微小的努力,只要我们能够持之以恒地叠加下去,就一定能够取得显著的成效。
叠加还蕴含着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们很容易产生放弃的念头。但正是这些艰难的时刻,叠加的力量才能得以彰显。每一次的坚持和努力,都会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和勇气。当我们回首过去时,会发现自己已经走过了那么多的路、攀越了那么多的山峰。这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正是叠加带给我们的最好回报。
叠加是一种智慧、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明白:成功并非一蹴而就的奇迹,而是由无数次的努力和付出汇聚而成的必然结果。在高三这个关键的转折点上,让我们领悟叠加的智慧、培养叠加的精神、运用叠加的力量,去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吧!
题目二导写:
定力
——学习之路上的坚守与突破
——学习之路上的坚守与突破
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我们既充满期待又感到压力山大。而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期,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定力”的重要性。
记得那是高三上学期的一个晚自习,教室里弥漫着紧张而沉重的气氛。同学们都在埋头苦读,为了即将到来的模拟考试做着最后的冲刺。我也不例外,手中的笔在纸上飞快地划过,一道道题目被我攻克。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我遇到了一个难题。这道题看似简单,但我却怎么也想不出解题思路。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我的焦虑感也随之上升。
就在我即将放弃的时候,我抬头看到了教室墙上的一行字:“定能生慧,静能致远。”这句话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心中的迷茫。我意识到,此刻的我需要的不是更多的知识和技巧,而是内心的定力。于是,我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重新审视那道难题。这一次,我换了一个角度去思考,很快就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
从那以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定力。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都会提醒自己保持冷静和坚定。这种定力不仅帮助我在学习上取得了更好的成绩,还让我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时更加从容不迫。
高三下学期,学习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提升自己的成绩,我报名参加了一个数学提高班。然而,这个班级的教学进度非常快,而且题目难度很大。刚开始的几节课,我几乎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每次课后作业都是一片红叉。看着那些错题,我感到非常沮丧和失落。
但是,我没有放弃。我告诉自己,这是对我的定力的又一次考验。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反复钻研那些错题,向老师请教解题思路和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终于逐渐适应了提高班的节奏,数学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今天的考场上,我从容地解答着各种试题,就连以前没见过的新题型,也能冷静思考,调整思路和策略,最终找到解题办法;我也充分相信,在后面各科的考试中,都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这些都得感谢“定力”。正是这份坚定的定力让我在学习之路上不断前行、不断突破自我。它让我明白了: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只有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我走到哪里、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我都会铭记这份定力给予我的力量和勇气,坚定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